首页> 中文学位 >复方盐酸头孢噻呋混悬液药效评价及其药动学研究
【6h】

复方盐酸头孢噻呋混悬液药效评价及其药动学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在兽医临床上的大量应用,临床细菌由于产生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ses,ESBLs)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原本用量小且抗菌活性较强的动物专用抗生素头孢噻呋其抗菌活性大人降低。他唑巴坦是继棒酸、舒巴坦钠之后的又一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其抑酶作用优于棒酸和舒巴坦钠,既能增强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又可以扩大抗菌谱,减少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头孢噻呋的抗菌活性,延长其抗菌作用时间,头孢噻呋与他唑巴坦组成复方制剂在兽医临床上首次应用。本试验主要研究了复方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的药效评价及其在家兔体内药动学特征,考察该制剂与单方制剂和常规剂型相比,是否具有疗效增强,药效持久的特点,为该制剂的研究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本研究对该复方制剂的体内外药效进行了评价。通过双纸片协阿法和PCR扩增法从致病性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中筛选出5株产ESBLs耐药菌株,并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单方头孢噻呋和复方头孢噻呋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对于产酶菌株,以8:1~1:1比例添加他唑巴坦后的复方头孢噻呋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均较单方头孢噻呋MIC值要小,抑菌活性增强,以8:1比例进行复方,体外抑菌活性较单药提高1~16倍,克服了临床耐药菌株的耐药性,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活性且经济适用。将复方盐酸头孢噻呋混悬液制剂与单方制剂,常规制剂肌注于3日龄人工感染产酶(TEM)大肠杆菌的雏鸡体内进行治疗,试验结束后统计鸡的死亡率、治愈率、相对增重率等指标,结果表明该复方制剂死亡率为3.3%,治愈率为96.7%,相对增重率为88.0%,均显著离丁单方组和常规制剂组,以0.1~O.2mg/只,对3日龄感染大肠杆菌雏鸡进行肌内注射,每日一次,连用3天,可减轻大肠杆菌对鸡的损失,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血浆中头孢噻呋的含量检测方法,血浆样品由甲醇直接提取和蛋白沉降,离心过滤得到;色谱分离条件优化为色谱柱为DiamonsilC18,(4.6mmx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28:72),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92nm,进样量20μL,以外标法进行含量计算;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精密度高,平均回收率为86.73%,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01-6.O%,3.24~7.49%,血药浓度在0.18μg/mL~52.9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可用于血浆中头孢噻呋含量的测定。
   本研究对复方头孢噻呋混悬液在家兔体内的约动学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通过将该制剂与单方制剂,常规制剂(头孢噻呋粉针)肌注于家兔体内,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点体内血药浓度研究药物在体内代谢特征。结果表明该复方制剂在体内的药动学过程表现为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布相半衰期(T1/2a)为:0.765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19.762h,药时曲线下面积(AtJCl为:294.76mg/L*h,达峰时间(Tmax)为:2h,达峰浓度(Cmax)为:19.18mg/L,平均滞留时间(MRT)为:20.24h;与常规制剂(头孢噻呋)比较,混悬液制剂均显著延长了药物的消除半衰期,体内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时间长;与单方头孢噻呋混悬液比较,两种制剂在体内的代谢过程相似,他唑巴坦对头孢噻呋在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无显著影响,两者组成复方制剂在药动学方面具有可行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