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联合部分脾栓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6h】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联合部分脾栓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一般治疗

2.3 治疗组治疗

2.4 随访期治疗及检测指标

2.5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随访情况:

3.2 生化及血常规检测指标变化

3.3 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变化

3.4 脾脏检测指标变化

3.5 不同时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变化、生存率及随访24周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评分变化

第4章 讨论

4.1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联合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的理论基础

4.2 安全性分析

4.3 疗效评价

4.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语词汇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Autologous 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s)联合部分脾栓塞(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和常规内科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及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新的治疗方法。
  方法:
  将南阳医专一附院血液内科2008年8月一2014年7月间住院的10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44例,单纯行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56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应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联合部分脾栓塞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无菌的条件下,从患者双侧髂后上棘行骨穿采髓,抽取骨髓200ml,分离纯化骨髓单个核细胞,并制成约10ml单个核细胞悬浊液,然后在介入室经股动脉插管达肝固有动脉,将分离提取的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注入肝内,同时应用Seldinger技术行PSE,采用明胶海绵作栓塞剂,脾脏栓塞面积约为30%-50%。两组患者病程,肝硬化原因构成,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两组患者在入组前及入组治疗后第2、4、8、12、24周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门静脉直径﹑脾脏大小﹑生存率、症状及体征等的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本研究中的治疗组患者,大多数患者的腹水、食欲、乏力、肝病面容、睡眠、腹胀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前检测两组肝功和血细胞等指标水平无差异,第2周起血细胞数据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第4周起肝功和血细胞数据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好转,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功能检查提示入组前两组PT、I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周治疗组PT、INR等数值均改善,两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分别于入组前及治疗后第4周、12周、24周检测两组患者脾脏大小结果示:两组患者的脾脏厚度、长度及门静脉内径数据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脾脏门静脉内径数据仅治疗组得到改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2周及24周检测显示治疗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本研究24周随访提示,治疗组生存率75%,而对照组患者,其6月生存率仅为52%,通过?2检验可知,两组数据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x2=7.71,P<0.05);两组24周生存者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治疗组前后平均值分别为17.65±4.97/10.37±3.78,对照组前后平均值分别比为18.22±3.43/19.54±4.94,通过t检验可知,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t=8.37,P<0.05),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4.随访24周治疗组主要严重合并症为上消化道出血4例(7%),腹膜感染9例(16%),肝性脑病3例(5%),而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7例(16%),腹膜感染5例(11%),肝性脑病4例(9%),两组数据统计学分析提示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联合部分脾栓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确实安全有效,既能改善肝脏功能和凝血机制,又能纠正脾功能亢进症状,提升血细胞数目,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本研究是一个单中心性研究,有其固有的缺陷,其更确切的疗效以及治疗规范有待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