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Hs-CRP与cTnI预测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临床研究
【6h】

Hs-CRP与cTnI预测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房颤的治疗

1.2.1 药物治疗

1.2.2 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

1.3 影响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因素

1.3.1 左房大小及左房纤维化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

1.3.2 炎症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

1.3.3 血浆BNP水平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

1.3.4 房颤的类型及持续时间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

1.3.5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

1.3.6 P波离散度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

1.3.7 基因多态性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

1.3.8 其他因素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术前准备

2.3 三维标测系统(EnSite-NAVX非接触标测)指导下的环肺静脉电隔离术

2.4 术后处理

2.5 术后随访及观察指标

2.5.1 随访内容

2.5.2 观察指标

2.6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术后随访结果及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3.2 房颤射频消融术前、术后hs-CRP和cTnI水平变化比较

3.3 成功组和复发组术前、术后hs-CRP和cTnI水平变化比较

3.4 手术前后hs-CRP与cTnI水平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语词汇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背景: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房颤可诱发心衰、引起脑栓塞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危害身体健康。房颤导致中风风险增加5倍,这表明房颤并非是单纯的心血管疾病,因此,降低房颤的发病率、住院率、致残率、病死率,是目前房颤治疗最重要任务。长期临床观察,房颤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房颤不易转复,特别是慢性持续性房颤,并且药物治疗存在药物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较多等缺点。经过不断的探索与研究,目前,导管消融在房颤治疗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已被推荐作为阵发性房颤的一线治疗手段。然而,射频消融术后的房颤复发事件仍居高不下,文献报道其复发率约为25%~50%。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肥胖、左房大小、房颤类型、房颤持续时间、BNP、炎症、P波离散度、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等,针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白I(cTnI)与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间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首次行三维标测系统(EnSite-NAVX非接触标测)指导下的环肺静脉
  电隔离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根据射频消融术后三个月内是否复发(观察指标:患者的自主症状、12导联体表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等)分为治疗成功组(44例)和复发组(16例),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2、3天采集静脉血进行hs-CRP和cTnI水平测定,比较成功组和复发组术前、术后hs-CRP和cTnI变化情况。
  结果:
  6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手术前后hs-CRP和cTnI浓度峰值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hs-CRP和cTnI水平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hs-CRP浓度峰值、手术前后hs-CRP浓度最大差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cTnI浓度峰值、手术前后cTnI浓度最大差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s-CRP浓度变化可能与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有一定关系,而cTnI与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无明显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