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研究
【6h】

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附图

引言

一、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

二、翁方纲和《两汉金石记》述略

(一)翁方纲其人

(二)简述《两汉金石记》

1、社会背景

2、学术背景

3、翁方纲搜集的两汉古器物

三、《两汉金石记》学术研究方法考

(一)以“多闻、阙疑、慎言”品评汉碑刻石文字

(二)用互为借鉴的方法补充纠正碑文史籍和人名

(三)隶法继承和演变的补遗

四、《两汉金石记》碑碣书刻的解读

(一)《两汉金石记》中所涉及的西汉刻石文字

(二)《两汉金石记》中东汉碑碣、摩崖、石阙、石经等形式的考察

1、碑碣

2、摩崖

3、石阙

4、石经

(三)《两汉金石记》对立碑写书者与刻碑工的研究

1、考辨写书立碑人

2、对刻碑人的窥探

五、《两汉金石记》在金石学研究领域的贡献

(一)为考证小学提供了最为珍贵的资料

1、文字异同

2、古字借用

3、古、俗字简化

(二)金石文字学对清代碑学的影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翁方纲是乾嘉时期极为突出的学者,在经学、诗学、书志学、金石考据学及书法艺术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他是研究金石碑版学者中以考据、订正为重的金石学家,《两汉金石记》则是研究断代金石的开山之作。不仅是当前金石学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清代金石学者对这部著作也给与了高度的肯定和赞赏,甚至有些金石学家会运用这些理论完成自己的著作。本文从翁方纲《两汉金石记》这部金石学文献着手,解读和领悟翁氏严谨求实、客观理性的研究精神和“多闻、阙疑、慎言”的学术方法。他做学问如做人,对结论的判定多方考证,眼见为实,从不执一家之言,这种性格使得他的著作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因此它在金石学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又是情理之中。
   与以往金石文献研究仅局限于订正经史方面不同的是:该文从金石文字角度作为切入点来阐释文章的重点问题。
   首先阐述本文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略述翁方纲本人生平和成书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学术氛围。本文的一个重点是通过对此部著作的详细研读后从中体会翁氏的学术研究方法。在这部金石记中,他的主要精力放在:对所搜集不同版本金石文字点画异同的详细辨析;对各个碑版阙失文字,碑文行数的易改都认真记录作注;从碑刻文字的凿痕,剥泐程度分析篆法、隶法体势转变等汉碑碣的诸多问题。本文研读的重点也是分析说明这几个问题。
   文章第三部分就翁方纲著金石记时所推崇的几种学术研究方法给予详细总结辨析。
   文章第四部分同第三部分一样是本文写作的另一个重点。写第四部分时,对此书的碑碣部分稍作调整,他是“以目所亲见为据,不复能依年次”来列举八十余种碑碣刻石,为了使文章条理清晰做论文时把汉碑石刻按时间顺序分为西汉刻石文字,东汉碑碣、摩崖、石阙、石经等形式进行阐述。启功先生曾说过,人们对汉碑石刻作专题研究时通常忽略了对写书立碑者、刻碑工的研究分析,他们是灿烂汉碑文化的第一创造者。本文也试图透过此书中对刻碑工、立碑书写者的考察略作一个系统的辩证研究。此部著作在金石学研究领域中所占的地位不容忽视,特别是它对金石文字研究的贡献最为突出,翁方纲写此书的目的也在于此,论文第五部分就列举论证金石文字对考证小学所提供的宝贵资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