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武秀之教授及其“三结合”声乐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6h】

武秀之教授及其“三结合”声乐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 论

第一章 武秀之教授的理想和追求

第二章 武秀之教授的法宝和硕果

第三章 新时期和新视野下的“三结合”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武秀之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是中国声乐学派“民族化”的探索先锋。她独创的“假声位置真声唱法”被时称为“武秀之唱法”,该唱法是中国民族声乐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民族声乐多元化探索的成功经验。武秀之教授的声乐教育教学方法因融合了“茶花女”、“白毛女”和“七仙女”的演唱特点和优点,被称为“三结合”唱法,它的实质和核心是“假声位置真声唱法”。作为武秀之教授的再传弟子,笔者深切感受到这一声乐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在结束三年的研究学生学习之际,笔者通过自己学习和实践的切身体会,以及和其他同学的经验交流,有志于将这一宝贵财富继承、发展、挖掘和整理,介绍给更多的同行学习、切磋和交流。
   文章从“武秀之教授的理想和追求”、“武秀之教授的法宝和硕果”和“新时期和新视野下的‘三结合'”等方面详细阐释了武秀之教授个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奉献,条分缕析了“假声位置真声唱法”的技术内涵,整合性地论述了武秀之教授的“三结合”声乐教育教学方法,并且提出了自己对于民族声乐教育的认知和思考。
   本着学习和提高的原则,笔者深切地希望该文能够没有遗漏地收集和展示出“三结合”声乐教学方法的任何细枝末节,能为民族声乐教育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希望能够在老一辈声乐教育家和年轻一代声乐教育工作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得这珍贵的教学经验能够与科学同步,与时代结合,以期为民族声乐教育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著录项

  • 作者

    畅东云;

  •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南大学;
  • 学科 音乐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邱雅洲;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J617.13-41;
  • 关键词

    武秀之; 声乐教育; 教学方法; 民族声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