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理解“晚年马克思”
【6h】

理解“晚年马克思”

代理获取

摘要

晚年马克思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长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对晚年马克思的思想研究是不够全面和深入的,在这个领域中,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和空白。本文试图运用逻辑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写作方法,追寻晚年马克思的理论轨迹,侧重于晚年马克思对古代社会、文明社会和俄国“跨越”发展问题的研究之上,以期对晚年马克思的隐性文本思想进行全面梳理,做到一定程度上的正本清源。本文的主线在于:晚年马克思的两大隐性笔记研究,是在为他的《资本论》续篇准备材料,其晚年思想是与其一生的思想一脉相承的。笔记在对古代社会、文明社会以及俄国和东方社会的研究中,考察和研究了大量关于土地所有制、雇佣制度、国家、国际贸易以及世界市场的资料。这些既是对他本人早年唯物史观的验证,又极大地丰富了唯物史观思想。
   在本文的导言部分中,以“晚年马克思”之“被发现”为起始,简要回顾了学术界对“晚年马克思”的“发现”过程,梳理了西方、前苏联和国内学术界关于“晚年马克思”思想的研究综述。正文第一部分中,首先沿着晚年马克思的理论轨迹,对晚年马克思两大隐形文本--“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和“俄国和东方社会道路笔记”的内在结构和关联进行了总体的概括,并对其中凸显的与《资本论》、唯物史观、史学实证研究方法等典型理论特质进行了研究。
   在正文的第二部分中,通过研究“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探讨了晚年马克思关于古代社会和文明社会的整体思想。对于晚年马克思的古代社会思想研究,本文是与恩格斯的史前社会理论研究一起进行的,通过牢牢把握古代社会中不同阶段上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确立了史前社会历史分期方法论原则;通过研究两种生产理论,揭示了史前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通过大量史实材料的研究,揭示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逐步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通过比较古代社会与当时东方农村公社的区别,从理论上论证了东方农村公社的实际发展道路问题。对于晚年马克思的文明社会思想研究,本文选取的是马克思认为具有典型意义的古罗马帝国的演进历史,科学探讨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具体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形态,揭示了晚年马克思关于国家演进的理论;接着重点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再研究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和原因等细节问题进行了科学地研究,揭示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由结合、统一的形式走向分离、解体的过程,力求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前资本主义不断扬弃自身的结果;并从时空维度的视角,通过对国际贸易、战争等交往形式的研究,探索晚年马克思的前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思想。
   在文章最后部分,通过研究“俄国和东方社会道路笔记”,着重对晚年马克思的“跨越”思想进行了深入、全面地考察。“跨越”一词其实是构成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基本范畴;晚年马克思通过对东方落后地区,尤其是俄国农村公社问题的长期研究和思考,借用历史典故,提出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科学设想;只有全面地把握构建这一思想的原则、内涵和实质,才能准确理解晚年马克思为落后地区和民族探索“跨越”发展道路的科学设想;“跨越”思想中潜在着丰富的世界历史、东方社会理论等唯物史观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