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心悸从肾论治的理论研究
【6h】

心悸从肾论治的理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1.心悸的定义,范畴,病名沿革

1.1 心悸的定义

1.2 心悸的范畴

1.3 心悸的病名沿革

2.心悸的病因病机

2.1 心悸的病因

2.1.1 感受外邪

2.1.2 七情所伤

2.1.3 饮食不节

2.1.4 劳欲过度

2.1.5 他病传变

2.2 心悸的病机

2.2.1 心气亏虚

2.2.2 心血不足

2.2.3 心阳不振

2.2.4 心胆气虚

2.2.5 肝肾阴虚

2.2.6 精血不足

2.2.7 心脉瘀阻

2.2.8 痰扰心神

2.2.9 水饮凌心

3.心悸从肾论治的理论探析

3.1 心肾相关的理论

3.1.1 心肾在生理上的关系

3.1.2 心肾在病理上的关系

3.1.3 小结

3.2 古代医家从肾论治心悸的论述

3.2.1 先秦两汉时期

3.2.2 晋唐时期

3.2.3 宋金元时期

3.2.4 明清时期

3.2.5 小结

3.3 近现代医家从肾论治心悸的经验

3.3.1 李斯炽

3.3.2 刘渡舟

3.3.3 赵锡武

3.3.4 华明珍

3.3.5 章真如

3.3.6 曹永康

3.4 从肾论治心悸的现代研究

4.心悸从肾论治的辨证分型和治法方剂

4.1 心肾阴阳失衡

4.1.1 心阳虚型

4.1.2 肾阳虚型

4.1.3 心肾阳虚型

4.1.4 心火旺肾阴虚型

4.1.5 心阴虚型

4.1.6 肾阴虚心火旺型

4.1.7 肾阳虚心火旺型

4.2 心肾精、气、血不调

4.2.1 肾虚血瘀型

4.2.2 精血两亏型

4.3 心肾神志失养

4.4 分析与讨论

5.医案举例

5.1 刘志明医案

5.2 祝谌予医案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声明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从肾论治心悸的立论依据,总结其辨证分型及治法方剂,希望通过对这一理论的完善,对临床心悸的治疗思路有所启发。
  方法:本文采用文献检索法,在中华医典中以“心悸”“怔忡”“惊悸”“心肾”“肾”作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心悸、心律失常等文献进行搜索查阅,对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来挖掘心悸从肾论治的理论基础,并总结其辨证分型和治法方剂。
  结果和结论:1.心悸的病因为感受外邪,七情所伤,饮食不节,劳欲过度,以致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或痰浊、水饮、气滞血瘀、阻于心之脉络,扰乱心神,发为心悸。2.心悸的病机责之于心、肝、脾、肾、胆、胃等脏腑功能失调,非独于心,其病理性质为虚实两端,虚者,气、阴、阳、精、血不足,实者,痰浊、水饮、气滞、血瘀阻于心之脉络,以致心失所养,发为心悸。3.心肾在生理上的关系表现在经络相连、精血互生、五行相克、水火既济、神志相关5个方面。4.心肾不交的内涵包含了心肾阴阳、精、气、血、神志方面的心肾失交和心病及肾、肾病及心的病理传变。5.先秦两汉时期是心悸从肾论治的萌芽时期,晋唐时期各医家提出更多由肾引发心悸的病因病机,包括肾精不足和七情损伤心肾,并创立了大量的治法方剂,以温补肾阳,滋阴填精为多。宋金元时期心悸从肾论治的理论日臻完善,在病机方面新增了心肾气虚和神志失养的重要病理基础,治疗上多以益精填髓,安神益智之品,重视心肾同治。明清时期是心悸从肾论治的理论的成熟时期,张景岳提出了“心本乎肾”的重要理论,认为心悸的主要病机为肾的阴阳亏虚,并创立了左归饮、右归饮等著名方剂。6.从肾论治心悸的辨证分型为心肾阴阳失衡、心肾精气血不调和心肾神志失养。其中心肾阴阳失衡包括:心阳虚型,肾阳虚型,心肾阳虚型,心火旺肾阴虚型,心阴虚型,肾阴虚心火旺型,肾阳虚心火旺型;心肾精血不调包括:肾虚血瘀型;精血两亏型;心肾气虚型;其治疗原则为心肾同治,标本兼顾。在临床辨证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根据其主要矛盾和因果关系进行施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