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旅游扶贫模式研究——以鲁山县温泉旅游为例
【6h】

旅游扶贫模式研究——以鲁山县温泉旅游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贫困问题一直与人类社会如影随形,不离左右。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贫困问题同样比较突出,如何尽快解决贫困落后地区人群的贫困问题,依然是中国政府重要的任务和目标之一。
   通过考察发现,我国许多贫困的地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经济上比较落后,但却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根据这一特点,90年代初,中国便提出了“旅游扶贫”的概念并将其列入了旅游业“九五”规划。实践证明,“旅游扶贫”模式可行并具备巨大的生命力,如昔日的张家界、丽江、大理、九寨沟等过去比较贫困的地区已摆脱贫困困扰,发展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并成为其他贫困地区可以仿效借鉴的依靠旅游脱贫致富的现实好榜样。
   实践证明,“旅游业”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的一定的推动作用。旅游扶贫的根本目标是消除弱势群体的贫困状态,这里面包含了两个因素:一是以经济效益为基础,二是贫困人口公平受益。笔者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将居民的个人利益和社区整体的利益一体化。在发展经济和扶贫人口参与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是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社区旅游扶贫模式是旅游扶贫模式的必然趋势。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社区旅游扶贫应用到了具体的旅游主题——温泉旅游之中,以小见大,将整个鲁山地区的景区有机的联系起来,从一个旅游主题出发,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并提出了推动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扶贫模式,使整个扶贫过程形成了一个系统,促成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贫困人口的受益问题是旅游扶贫开发关注的核心。鲁山县温泉旅游开发具有较大的潜力,但是否在温泉旅游发展的同时带动当地其他旅游项目的发展,进而起到扶贫的作用还要看政府、社区、企业及公众群体扮演怎样的角色。只有真正的做到政府主导、社区参与、企业支持、公众关注,才能保证鲁山县旅游扶贫开发取得可持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