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蒙城方言“可VP”问句研究
【6h】

蒙城方言“可VP”问句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在对蒙城方言“可VP”问句进行详实具体的描写的基础上,运用三个平面的理论以及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句法表现、语意特点、表达功能几个方面对蒙城方言“可VP”问句作多边分析研究,并试图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揭示蒙城方言“可VP”问句的成因及来源。
   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简单介绍了疑问句及方言“可VP”问句的研究概况,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综述,概括蒙城方言中的语音、语法概貌。
   第二章首先在与普通话比较的基础上,全面描写蒙城方言疑问句系统,并针对前人提出的关于“可VP”问句归属的观点,结合蒙城方言“可VP”问句的实际情况解决本方言“可VP”问句的归属问题。其次对蒙城方言“可VP”问句表达不同的“体”范畴时的具体表现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文章认为蒙城方言“可VP”问句中的“可1VP”和“可2VP”在问句“体”的表达上区分严格,呈互补状态,构成完整的体系。
   第三章从句法表现上对蒙城方言“可VP”问句的结构进行描写,突出其结构特点。在一般式中对“VP”的性质进行了界定,着重强调动词与“可”搭配的原则,以及形容词进入“可VP”格式的限制;在附加式“可VP”问句中,主要对“可VP”和小句“S”的不同位置进行举例描写;此外,蒙城方言“可VP”问句还可以与“特指问”、“可VP”问句、“特指问以及可‘VP’”问句混合使用,本章都逐一进行描写;蒙城方言“可VP”问句中“可”与否定词不能共现,其否定形式主要靠“可1是”和“可1能”与否定词共现来表达。
   本章还着重对蒙城方言“可VP”问句中“可”具有显示疑问焦点的功能进行了考察,以“可”的位置分布与焦点意义为线索进行描述。
   第四章从语用的角度考察了蒙城方言“可VP”问句中的特殊用法,主要突出对“可1是”和“可1是得”的描写分析,“可1是得”在问句中可以表示疑问、感叹、回应和反对;而且蒙城方言“可VP”问句还可以用于反问句,主要依靠“可”和句调来表达反诘的意味;蒙城方言“可VP”问句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用法,就是可以用“可”来做答语,文章认为这个答语“可”是“可1是得”的简化。
   第五章是动态比较研究,从共时、历时的角度对蒙城方言“可VP”问句进行比较和探源。首先从几个大的方面与蒙城相邻的阜阳方言“可VP”问句的差异进行共时的比较,然后依次对“可”、“可VP”、蒙城方言“可VP”进行溯源,文章认为蒙城方言“可VP”问句中的“可2”是“可1”和“曾”的合音:本章还解决蒙城方言“可VP”问句与“VP不VP”问句共存问题,认为蒙城方言“可VP”问句不符合与“VP不VP”的共存条件,对于出现的少量“VP不VP”句式,我们认为是一种“假共存”现象。
   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语部分。对文章所描写的核心内容和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