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球化学调查报告》翻译报告
【6h】

《地球化学调查报告》翻译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致谢

声明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目录

中文原文

英文译文

翻译报告

1 任务描述

1.1 材料来源

1.2 任务要求

1.3 文本简介

2 翻译过程

2.1 目的论概述

2.2 理论核心

2.3 翻译标准和原则

2.4 科技文章的文体特点

2.5 科技文的翻译标准

3 案例分析

3.1 结构调整

3.2 被动语态的使用

3.3 名词化

3.4 祈使句

3.5定语后置

3.6直译

3.7 增译

3.8 省译

4 翻译心得

4.1 译者心得

4.2 译者素质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次翻译材料《地球化学调查报告》是关于地球化学的工作报告,由郑州某翻译公司提供。全文共八个章节,笔者负责第三章和第四章共12000余字,限期一个月完成。地球化学方面的文本属于科技类应用型文本,涉及地质、化学方面相关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委托方要求译者:准确地传达文本信息,不遗漏重要信息,不主观添加信息;注意科技文的文本特点,灵活地运用各种翻译策略。译文尽可能满足西方人的表达方式。
  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选取“功能目的论”作为实践地指导。“功能目的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是弗米尔,他摆脱了以往语言学家们倡导的一切以语言对等为中心的理论束缚,追求的不是字对字的完全对等,而是从读者或委托人的目的出发,按照具体要求,选择具体方法,即:目的决定过程。这就为科技类应用型文本地翻译提供了新视角。
  本篇翻译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任务描述,包括:材料来源,任务要求和文本简介;第二部分为翻译过程,包括:“目的论”概述、理论核心、翻译标准和科技文的文本特点。此部分是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基础,从“句法特征”的一个侧面论证了科技文的文体特征,包括:“被动语态”,“名词化”,“大量使用长句、复杂句”等等,因此,在翻译时要选择适合的翻译策略;第三部分为案例分析,即翻译策略选择实例,本部分在“目的论”地指导下结合科技文本的文体特点,举例说明科技文本应如何选择翻译策略,达到委托者对译文地要求。第四部分为译者素质和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翻译,笔者深刻体会到:科技文本虽然“准确”是第一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字对字”翻译,甚至是“句子对句子”的翻译,而是要以整个语篇为单位,注重中西语言中的差异,忠实原文的信息,满足委托者的要求。翻译是要在合理的理论指导下不断训练的,翻译任何文本都需要对原文有相当程度了解,包括文体特点、写作背景、委托方地要求、读者群体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实现译文的价值。译者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并得心应手需要广博的知识,理论素养和实践基础的,因此,在今后的的实践中,笔者将不断搜集素材,大量进行翻译实践,同时加强理论学习,以期得到完美的译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