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卡里尔·菲利普斯《剑桥》中的顿悟和反顿悟
【6h】

论卡里尔·菲利普斯《剑桥》中的顿悟和反顿悟

代理获取

目录

Acknowledgments

声明

Abstract

摘要

Cont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Caryl Phillips and His Works

1.2 Literature Review

1.3 The Structure,Scope and Purpose of the Thesis

1.4 Theoretical Framework

Chapter Two On the Implication of Emily’s Epiphany

2.1 External Reasons Contributing to Emily’s Epiphany

2.1.1 The Atlantic-Crossing Journey

2.1.2 Colonial Encounters in the Contact Zone

2.2 Internal Reasons Leading to Emily’s Epiphany

2.3 The Essence of Emily’s Epiphany

2.3.1 A New Vision towards Herself

2.3.2 A Mutual Empathy with Others

2.3.3 A New Recognition towards the Motherland

Chapter Three On the Implication of Cambridge’s Anti-Epiphany

3.1 External Reasons for Cambridge’s Anti-Epiphany

3.1.1 Displaced and Uprooted from His Home and Culture

3.1.2 The Forcible Imposition of the Empire’s Ideology

3.2 Internal Reasons for Cambridge’s Anti-Epiphany

3.2.1 Lactification

3.2.2 Alienation

Chapter Four Functions of Emily’s Epiphany and Cambridge’s Anti-Epiphany

4.1 Broadening the Characterisation

4.2 Sublimating and Innovating the Themes of the Black Literature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卡里尔·菲利普斯(1958-),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翘楚于本族同龄人,被誉为加勒比海移民第二代中最为优秀和广为所知的英语作家之一。其作品更具国际化的主题,英国—加勒比的双重切入视角以及自身对黑人群体的熟知不仅赋予其写作的优势,使其脱颖于英国当代文坛的同侪诸如伊恩·麦克尤恩和格兰姆·斯威夫特,而且同时让其肩负起更多的使命诸如填补经典文学之空白和为历史大叙事所湮没的人物发声和正言。
  菲利普斯作品探讨的主题广泛多样。小有移民家庭代际分离和冲突,移民和宗主国文化碰撞的精细展示,大到更为广阔历史和国际问题的反思、重构及阐释,诸如对奴隶贸易及其历史影响和遗产的探究和对个人如何历经和幸免于这些历史风暴的集中重现。这些探究大主题的作品不仅仅是作家寻求个人身份答案的旅程,更旨在保留这些西方世界即将遗忘的过去并且反击曲解历史的逆流。
  而出版于1991年的《剑桥》,菲利普斯的第四部小说,就是探究大历史主题的典型代表作。此部作品自出版时引起强烈反响,评论如潮。纵观中外学者评论视角,多集中于探究小说的历史重构,后殖民视角下小说的离散、身份认同和归属主题,以及叙事学视角下小说的互文性、拼贴和蒙太奇等写作技巧,很少有从顿悟的角度对小说两位主人公艾米丽及剑桥进行深入而细致的探析。鉴于此,本篇论文将以顿悟理论为总论述理论框架,并结合多个理论视角,对艾米丽顿悟和剑桥反顿悟的内涵进行解读和剖析。更确切而言,本论文将建设性整合乔伊斯及心理学领域专家尤其是诺尔曼·丹森(Norman K.Denzin)和阿瑞娜·贾维斯(Ariana Jarvis)所提出的顿悟理论,包括其概念、功用和特点,作为理论主框架,以期对此部小说的主题、人物及其在文坛的地位进行新的理解和阐释。在顿悟理论主框架观照下,此论文拟通过对艾米丽顿悟和剑桥反顿悟内外缘由的阐释,亦即其顿悟和反顿悟复杂而曲折过程的展现,得出以下解读:艾米丽的顿悟和剑桥的反顿悟内涵,不仅拓宽了传统黑人文学中白人和黑人的刻板形象,升华了此类文学主旨,而且建设性提出了处理历史和殖民遗产的新方案,为解决当前社会依然猖獗的歧视现象给出积极的策略和启示。
  为达到以上预期的解读,论文框架布局如以下安排。整篇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重点介绍作家,包括影响其创作轨迹的家庭、教育及文化背景,不同时期作品的主题,小说《剑桥》的地位、选择缘由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此章节的最后部分是介绍此篇论文的主体理论框架—顿悟理论以及在此视角下,预期达到的解读和启示。
  第二章至第四章为论文主体部分。第二章分三部分详尽阐释艾米丽顿悟的内涵。前两部分主要集中于从内外双重层面阐释艾米丽顿悟产生的缘由;诱发促成艾米丽顿悟的外在因素包括跨越大西洋之旅以及在殖民地与他者的碰撞、冲突和交集;而促成其顿悟产生的内在因素则主要是从艾米丽富于反叛和勇敢的个人秉性论及。此章节的第三部分集中展现艾米丽顿悟的本质,其由三部分构成,分别表现为艾米丽获得顿悟后,对自身、他者、母国以及母国与殖民地关系有了全新的认知和理解。第三章在顿悟理论主框架下,借助斯皮瓦克和法农理论,从内外双重层面阐释剑桥反顿悟和悲惨命运的深层复杂缘由。导致其反顿悟和悲剧性命运的外在因素集中于从离散、流浪及帝国殖民体系的强制灌输两层面探析;而诱发和促成其反顿悟和悲剧命运的内在因素将从白面具心理及异化两方面进行详细剖析。第四章则主要是分别从拓宽传统文学中白人黑人形象,升华黑人文学主旨以及小说建设性处理历史殖民遗产和当前依然猖獗存在的歧视迫害现象的策略和启示这些方面,集中阐释艾米丽顿悟和剑桥反顿悟这一创作手法和布局的功效和作用。
  第五章总结在顿悟理论主框架之下,此部小说所能得到的新解读和阐释,亦即此论文预期要达到的结论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存在的不足和局限,希冀此部小说、作家和他的其他作品能在国内引起更为广泛的关注,解读视角更加多元和喧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