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梁启超与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6h】

梁启超与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六)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梁启超与第斯多惠其人其事其思

(一)梁启超其人其事其思

(二)第斯多惠其人其事其思

二、梁启超与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之比较

(一)梁启超与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的共同之处

(二)梁启超与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的差异之处

三、梁启超与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异同缘由探析

(一)中德两国资产阶级都具有软弱性

(二)中德两国教育世俗化进程有别

(三)两国现代民族思想之形成各有特色

四、对当今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正视职前教育实践在准教师培养中的角色定位

(二)重视师范生反思性能力的培养

(三)重视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缓解在职教师倦怠心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作为培养师资的专门教育,师范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能否健康发展。本论文选取中国教育史上首倡师范教育的梁启超与德国师范教育的奠基者——第斯多惠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二者的师范教育思想进行考察、比较与分析。
  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梁启超与第斯多惠其人其事其思;第二部分,对二者之师范教育思想进行系统地比较;第三部分,在前文阐述的基础上,对二者师范教育思想产生异同的缘由进行多因素地探究与分析;第四部分,通过揭示梁启超与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在推动近代中德教育发展变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为当今中国师范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通过比较分析,本研究认为,梁启超与第斯多惠的师范教育思想既有共性,又存在着差异。二者的共性主要有:都重视师范教育的地位与作用;都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都倡导师范教育应符合国家和民族的需要;都倡导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都持有教师在知识和德行方面的自我教育观。而梁启超与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的差异之处在于:其一,主要思想来源有异——日化西思中的择选与对西方教育传统的发展;其二,改革对象有别——灌输式“物的教育”与信仰式奴化教育;其三,教育目的观不尽相同——自信的“特色之国民”与博爱的“全人类教育”;其四,师范教育思想影响有异——中国师范教育理论奠基者与具有世界影响的教师的教师。二者的师范教育思想整体呈现出异同杂糅的特点,我们必须辩证、全面地分析与看待。
  除了对梁启超与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进行异同比较时已经分析到的政治、经济、文化、个人成长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之外,本文对梁启超与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异同之缘由还辟专题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探讨,即:中德两国资产阶级都具有软弱性、中德两国教育世俗化进程有别、中德两国现代民族思想之形成有异。
  本研究认为,通过梁启超与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的比较,可以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首先,要正视职前教育实践在准教师培养中的角色定位;其次,重视师范生反思性能力的培养;再次,要重视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培养和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