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2P网络借贷平台出借人羊群行为研究——基于“人人贷”的实证分析
【6h】

P2P网络借贷平台出借人羊群行为研究——基于“人人贷”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基本思路

1.4 文章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P2P网络借贷双方交易行为研究

2.2 P2P网络借贷平台面临的风险研究

2.3 P2P网络借贷出借人羊群行为研究

2.4 文献评述

3 现实分析

3.1 P2P网络借贷的内涵

3.2 国内外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对比

3.3 我国P2P网贷市场出借人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理论分析

4.1 羊群行为的涵义

4.2 出借人羊群行为理论分析基础

4.3 本章小结

5 数据来源与描述统计

5.1 数据选取对象—“人人贷”平台

5.2 数据的描述与统计

6 模型实证及检验

6.1 我国P2P网贷平台羊群行为存在性检验

6.2 风险程度对出借人羊群行为表现强度的影响

6.3 羊群行为对P2P网络借贷市场的影响

7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及建议

7.3 研究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硕士论文

展开▼

摘要

P2P网络借贷平台起源于小额借贷模式,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P2P网络借贷市场在国内外的兴起,P2P借贷模式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和应用。结合小额借贷模式的运作特征,P2P以一种新型的民间借贷方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借贷双方在平台的作用机制下,一方可以高效的融资,另一方可以自主放贷获益,双方互惠互利,平台更是飞速发展。然而,P2P网络借贷在我国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尚属于新鲜事物,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众多挑战,再加上互联网区域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这种持续性的增长现象出现了逆转,我国 P2P网络借贷平台开始出现“倒闭潮”,持续至2014年“倒闭潮”愈加汹涌。这一现象引起政府和学者们的重视。
  多数研究显示:互联网为基础的P2P网络借贷便利了借贷双方,但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大量的借款信息使得出借人难以甄别,在P2P网络借贷的相关法律以及政策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出借人很难依据自身的判断做出理性的选择。此时,前人的投资决策就成为很有利的参考依据,对于平台上发布的借款项目而言,一旦有较多出借者参与投标的项目后续会吸引更多的出借人,那就产生了网络借贷中的“羊群行为”。那么出借人在这样的投资环境下是否存在着羊群行为?借款项目的风险程度对出借人羊群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羊群行为对P2P网络借贷市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有待研究。以此为出发点,本在借鉴国内外研究基础上,重点研究P2P网络借贷平台上的羊群行为。
  本文在对P2P网络借贷市场进行现实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信息不对称机制、从众心理以及平台机制三个层面分析 P2P网贷平台羊群行为形成的原因,给出合理的理论支撑。紧接着,基于“人人贷”公布的不同借款者的借款数据,选取后续投标可能性作为对羊群行为验证的测度指标,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当前投标次数对后续投标可能性带来的影响,观测羊群行为是否存在。此外,文章深入探究不同风险程度对羊群行为带来的影响,本文提出假设信用等级较低的借款项目其风险程度较高,将信用等级的高低作为风险程度的测度指标,进行分组对比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确实存在羊群行为,当前投标次数越多,后续投标可能性越大。第二、风险程度对羊群行为表现强度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借款项目的风险程度越高,出借人羊群行为表现更加明显。
  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最后提出几点政策建议,避免羊群行为可能对借贷双方和市场带来危害,促进P2P网络借贷的健康发展。在政府层面,相关部门应及时采取管理措施,最大程度上地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完善信用征信体制,加大监管力度;对于平台来说,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资金交由第三方监管;于借款人而言,应该诚信提供信息,并慎重选择融资平台;出借人自身也需培养投资意识、普及金融教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