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契约设计与实现机制—以绵石投资为例
【6h】

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契约设计与实现机制—以绵石投资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文献综述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2 理论基础

2.1委托代理理论

2.2契约理论

2.3激励理论

2.4利益相关者理论

3 绵石投资股权激励案例介绍

3.1绵石投资简介

3.2股权激励方案介绍

3.3股权激励实施进程

3.4利益相关者的评价

4 零元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影响因素、契约设计与实施后果

4.1股权激励的影响因素

4.2股权激励方案的契约设计

4.3股权激励契约方案条件的实现

4.4股权激励方案的后果

5 零元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实施的优化分析

5.1实施环境的优化分析

5.2契约设计的优化

5.3保障机制的优化

5.4建立股权激励的动态实施机制

5.5完善政府配套政策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现代企业两权分离的特征导致了代理成本的出现,这是在公司治理过程中被广泛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对于股权激励制度的良好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西方企业解决了代理问题,但由于资本市场的特殊性、经理人市场不够完善以及缺乏相关的政策引导等因素,我国企业的股权激励契约往往存在很强的盲从现象以及契约制定不合理等情况。从而使股权激励制度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达不到预期的激励效果甚至出现激励失效。我国学者在对于目前国内企业所实施的股权激励进行大量实证研究后发现,导致我国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制度不能真正发挥激励作用的原因除了外部因素,更多的是由于企业内部因素。企业存在实际控制人等原因使股权激励契约在制定过程中出现对于契约要素的选择不科学,股权激励成为给高管人员发放福利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中小股东不仅无法享受到股权激励所带来的红利反而还要为这份福利承担成本,反而加剧了代理问题。
  本研究对企业所提出的方案进行契约主要要素对比后,发现绵石投资的契约与其他四家在激励时点的选择、高管所得限制性股票的份额、激励对象所付出的成本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继而,本文分析了可能影响整个股权激励实施过程的相关因素,并且结合理论基础分析了如果上市公司推出的股权激励契约合理,理论上所能够达到的效果。对北京绵石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度针对高管人员的限制性股票激励契约中企业要素的选择以及具体指标的设定进行分析。要素主要选择了行权条件、基准业绩、有效期等要素,通过替换其他可以使用的要素后,发现绵石投资在制定股权激励方案的过程中出现要素选择不科学、提出时点不合理以及无法解决代理矛盾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可能导致限制性股票无法达到激励高管从而使企业顺利度过转型期。在股权激励契约制定不科学的前提下,计算以草案颁布为基准的窗口期CAR值以及对于内部薪酬差距两方面入手分析研究股权激励造成的影响。在综合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帮助上市公司优化限制性股票激励的有效措施。分别为股权激励方案颁布前了解相关政策、契约制定过程中对于要素的优化、方案实施过程中优化保障机制、建立反馈机制以及政府部门完善相关政策。希望未来我国的上市公司在选择采用限制性股票进行激励时可以有所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