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动态观察、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动态变化与再梗死的关系
【6h】

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动态观察、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动态变化与再梗死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巴曲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现状

1血液循环的生理和病理生理

2脑梗死的发生机制和病理生理变化

3巴曲酶的药理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占脑血管病的70%~80%,因此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越来越受重视.脑梗死急性期理想的治疗方法,是使缺血性脑组织在出现坏死之前,恢复正常的血流.蛇毒制剂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相对比较安全的溶栓药物,最近有报道蛇毒制剂能使纤维蛋白原过度降低,之后反跳性增高,而导致再梗死的危险.为此我们对临床上应用最多的巴曲酶(Batroxobin)进行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后临床疗效的动态观察,同时对ACI患者血液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含量与再梗死(Reinfarction)的关系进行了动态观察.结论:巴曲酶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药物之一.巴曲酶治疗脑梗死过程中降低FIB血浆浓度后又有反弹导致FIB浓度增高,与再梗死有一定的关系,在临床上应引起高度重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