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痞满的辨证分型与胃肠动力学相关性研究治疗
【6h】

痞满的辨证分型与胃肠动力学相关性研究治疗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痞满研究的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通过观察痞满病人胃镜下胃动力分型、胃电图参数、胃排空情况和移行性运动复合波等的变化,探讨痞满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胃动力障碍的关系。 研究方法: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痞满的诊断标准选择以痞满症状为主诉且无心、脑、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及精神病的患者100例,纳入研究。100例患者均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院住院患者,男48例,女52例,年龄20~70岁。均经胃镜检查,其中16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46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另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根据中医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100例患者分为肝胃不和型组(ILS)、脾胃湿热型组(DHSS)、脾胃虚弱型组(DSS)、饮食停滞型组(RFD)和痰湿中阻型组(SPD)共5组,其中肝胃不和型组23例,脾胃湿热型组16例,脾胃虚弱型组24例,饮食停滞型组21例,痰湿中阻型组16例。100例痞满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均做以下检查:(1)采用瑞典Synectics公司生产的便携式Digitrapper双电极EGG记录仪记录胃电图(EGG),观察胃电图参数的变化;(2)采用(13)C呼气试验检测胃排空状况。(3)借助胃镜观察胃镜下胃动力分型,其分型依据参照国内有关胃镜下胃动力分型方法,区分为4型,即:胃窦弛缓型(Ⅰ型),胃窦紧张型(Ⅱ型),反流型(Ⅲ型)和正常型(Ⅳ型)。(4)采用瑞典CTD-SYNECTICS公司生产PCPOLYGRAFHR高分辨八道胃肠功能监测仪进行胃肠压力检测,观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的变化。所测得的压力波资料通过下列参数进行分析:Ⅱ相收缩波波幅、频率、运动指数,Ⅲ相收缩波是否出现及出现位置、收缩波的波幅及频率,Ⅰ、Ⅱ、Ⅲ相的持续时间、胃窦十二指肠协调收缩数。结果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 1.痞满中医辨证分型与胃电图的相关性与正常健康对照组比较,痞满患者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和饮食停滞型餐后胃电图主要以胃电节律过快占优势,而脾胃虚弱型和痰湿中阻型则以胃电节律过缓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和饮食停滞型各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脾胃虚弱型与痰湿中阻型两组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餐后FDP比较,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和饮食停滞型明显高于脾胃虚弱型和痰湿中阻型(P<0.05或P<0.01)。 2.痞满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胃排空的相关性正常健康对照组的半排空时间及胃排空系数均正常,痞满患者各证型半排空时间及胃排空系数均有改变。其半排空时间延长,胃排空系数减小(P<0.05或P<0.01)。其半排空时间延长及胃排空系数减小由小大到大的顺序为:脾胃湿热型组<肝胃不和型组<脾胃虚弱型组<痰湿中阻型组<饮食停滞型组。 3.痞满中医辨证分型与胃镜下胃动力分型的相关性正常健康对照组和饮食停滞型在胃镜下的胃动力分型多为正常型(Ⅳ型)。肝胃不和型在胃镜下的胃动力分型以反流型(Ⅲ型)为主,脾胃湿热型则以胃窦紧张型(Ⅱ型)为多,而痰湿中阻型和脾胃虚弱型组则以胃窦弛缓型(Ⅰ型)为主。 4.痞满中医辨证分型与胃十二指肠MMC的相关性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饮食停滞型和痰湿中阻型组Ⅱ相、Ⅲ相延长,Ⅰ相缩短;而脾胃虚弱型组Ⅱ相、Ⅲ相缩短,Ⅰ相延长。脾胃虚弱型组有12例(50%)无Ⅲ相出现,且部分病例Ⅲ相起始于十二指肠;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饮食停滞型和痰湿中阻型组亦有部分病例Ⅲ相起始于十二指肠。 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饮食停滞型和痰湿中阻型组胃窦和十二指肠测压均表现为MMCⅡ相的收缩频率增加,波幅增大,收缩指数增大,收缩增强(P<0.05或P<0.01)。脾胃虚弱型组则表现为MMCⅡ相的收缩频率减慢,波幅减小,收缩指数减小,收缩减弱(P<0.05或P<0.01)。 研究结论:痞满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胃肠动力学具有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