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蛛网膜下腔出血分期分型和影像学检查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6h】

蛛网膜下腔出血分期分型和影像学检查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医研究现状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通常为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主要表现为发病急骤,剧烈头痛、呕吐,可有意识障碍,多有脑膜刺激征,少数可伴轻偏瘫。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可见于“中风”“头痛”“厥证”等的文献记载中,辨证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中医病名归属问题尚不统一,中医辨证分型义多以临床症状为主。我们利用中西医结合相对照的方法对75例西医明确诊断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期分型和影像学检查,同时采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辨证设立的六个基本证候,即可进行独立诊断辩证,又可进行证候组合。以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分期分型及影像学检查与中医证候相关性,以期能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指标。 结论:1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中医证候以风证、瘀证、火热证出现率较高,说明风、血瘀、火热是本病急性期的主要病机;证候组合形式有4种,组合形态有26种,说明本病的急性期病机复杂,辨证时要综合判断。2本病西医临床分期分型和病理变化与中医证候有一定的相关性:(1)病程中1-3天以风证、血瘀证、火热证为主,4-7天以痰证、火热证、瘀证为主,8-14天以痰证、火热证、气虚证为主,>14天以痰证、阴虚证、气虚证为主。(2)病情轻重分型无论病情轻重风证、瘀证、火热证发生率均很高,而痰证随着病情的加重发生率增加。(3)本病病理无论出血量多少风证、瘀证发生率均较高,但是大量出血组火热证和痰证发生率高于少量出血组。以上西医的分期分型和病理变化可以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医辨证时的参考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