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维库溴铵在不同年龄组患者全麻中肌松效应的比较
【6h】

维库溴铵在不同年龄组患者全麻中肌松效应的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机制及影响因素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维库溴铵在不同年龄组患者全麻中的肌松效应。 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体重60~80Kg,男30例,女30例。按年龄分为3组:Ⅰ组(20~39岁),Ⅱ组(40~59岁),Ⅲ组(60~79岁)。所有患者心、肺功能正常,无可能对维库溴铵的代谢和排泄产生影响的疾病,近期未使用过任何可能影响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的药物。所有患者麻醉前30分钟肌肉注射地西泮0.15mg·kg-1、阿托品0.01mg·kg-1。患者入室后于上肢静脉建立输液通路,常规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电图(ECG)以及脉搏氧饱和度(Sp02),整理安装肌松监测仪为待机状态,并注意避免其他监护仪或医用电刀等机器设备的干扰,用绷带把前臂、腕部和拇指外四个手指妥善固定,保证肌松监测仪(美国欧加农制药有限公司,TOF-Watch'sX)刺激电极发放脉冲刺激尺神经时传感器能准确记录拇内收肌收缩时的加速度,从而有效避免意外肢动和刺激尺神经时四个手指收缩所引起的对拇指位移的干扰。麻醉诱导时三组患者均于上肢远端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2mg·kg-1,患者入睡后开启肌松监测仪,校准肌颤搐高度,TOF值稳定后静注维库溴铵0.1mg·kg-1(ED95=0.05mg·kg1),并在维库溴铵注射开始时用秒表记时,随后依次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1和芬太尼3μg·kg1,同时予面罩适当加压吸氧去氮,维持血氧饱和度为99%~100%,并分别于TOF刺激4个肌颤搐完全消失(即T1=0)后行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听两肺呼吸音,对称清晰时固定气管导管接麻醉机控制呼吸,观察记录麻醉诱导时维库溴铵肌松起效时间和作用强度。当TOF恢复至刺激颤搐反应数为4时,连续微量泵输注维库溴铵1.5μg·kg1·min-1,并以增加或减少0.1μg·kg-1·min-1速率调整其剂量,维持TOF刺激颤搐反应数为1,此后一直按这一剂量持续泵注维库溴铵至手术结束前30分钟停止泵注。观察记录术中维库溴铵肌松维持时间、单位时间用药量和肌松自主恢复时间。麻醉维持为微量泵连续输注丙泊酚4mg·kg-1·h-1及瑞芬太尼0.09ug·kg-1·min-1的方法维持麻醉。术中用麻醉机机械通气(潮气量8~10ml·kg-1,呼吸次数12次/min,根据术中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并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CO2)在4.5~5.2kpa(34mmhg~39mmhg)之问)。同时自始至终用迈瑞多功能监测仪(PM-9000E)连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输入晶体掖、胶体液,出血较多时输注悬浮红细胞并维持红细胞压积为35~42%,必要时给予盐酸多巴胺、盐酸去氧肾上腺素、硫酸阿托品或东莨菪硷等药物调整血压和心率,维持术中收缩压(SBP)为110~140mmhg,舒张压(DBP)为60~90mmhg,心率(HR)为60~100次/min。术后三组患者均不给予肌松拮抗剂,烦躁患者给予丙泊酚0.5~1.0mg·kg-1使其在安静状态下自然恢复,当TOF从刺激颤搐反应数为1恢复到TOFR=T4/T1≥0.7时结束肌松监测。断氧,吸痰,观察患者的SpO2等生命体征变化,当患者的神志、肌力、呼吸以及吞咽反射等拔管指征恢复满意并在充分吸痰后拔出气管导管,观察5分钟清醒无异常时护送其安返专科病房或ICU监护病房,并在病房继续监测患者的呼吸(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4小时,积极预防术后残余肌松并发症的发生。拔管后嗜睡伴轻度舌后坠者予一侧肩部适度掂高,头侧卧位轻度后仰,同时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变换体位不能消除舌后坠者予口咽通气道改善通气。 结论:在全麻术中,维库溴铵对一般成人的肌松起效时间、作用强度相似,而对60岁以上患者的肌松维持时间和自主恢复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单位时间用药量明显减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