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rhBNP治疗AMI伴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及其对循环激素和炎症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
【6h】

rhBNP治疗AMI伴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及其对循环激素和炎症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的研究

第二部分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循环激素调节作用的临床研究

第三部分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炎症性损伤的抑制作用的临床研究

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脑利钠肽即B型利钠肽(Brain/B-typenatriureticpeptide,BNP)最初是由Sudoh等人从猪的大脑中提取出来的,而实际上主要是从心室肌分泌而来的由32个氨基酸序列构成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它受心脏容量和压力负荷水平变化的调节,随其过负荷程度的增高而分泌增加,尤其当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时,循环的血浆BNP水平会明显升高,且与其临床表现及血流动力学恶化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BNP具有利钠尿、扩张血管平滑肌、抑制心肌纤维化反应、拮抗继发性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system,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nervoussystem,SNS)的激活等作用,显示其具有对心力衰竭时血流动力学的压力和容积的重调发挥有益的影响。然而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代偿机制中BNP分泌代偿增加的水平往往不足以纠正和拮抗心力衰竭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循环神经内分泌激素过度激活所致的不良效应,同时患者循环中存在着一种对内源性BNP的抵抗,这可能与其清除受体数量的增加、降解酶活性的增强等因素有关,也就是说,内源性BNP水平在临床上并不足以产生充分的代偿。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humanbrainnatriureticpeptide,rhBNP)是一种应用生物重组技术生产的,与人类内源性BNP结构等同的肽类物质。临床研究证明,应用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decompensatedheartfailure,ADHF)的患者,可使其症状得到迅速而显著的缓解,使血流动力学状态和心脏功能得到改善,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2001年被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署(FDA)批准rhBNP作为新的一类药物应用于临床,并成为近15年来唯一一个获准应用于临床治疗ADHF的药物。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特别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可以因持续而严重的缺血在较短时间内造成心肌细胞的大量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并释放大量的炎症促进性的细胞因子,心肌结构(包括心肌细胞及其胞外基质)和心室几何构型同时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心脏的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并激活循环中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其中儿茶酚胺、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一方面暂时性的维护了重要组织脏器的灌注,而更多的则可能对心肌和血管系统产生急性和慢性的损害。 正是因为其上述的特点,虽然AMI是临床上公认的导致ADHF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但在国内外以往的BNP治疗性的临床研究中均未将AMI作为其病因对象进行研究。然而前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结果均提示,与静脉应用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NIT)的传统方法相比,从阻抑AMI后系统性病理损伤的角度上讲,静脉注射rhBNP在对AMI特别是AMI伴心力衰竭(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heartfailure,AMI-HF)的治疗方面应该在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上有着诸多的优势:对于AMI-HF的患者,应用rhBNP除因为其具有直接体循环的平衡的动、静脉血管扩张作用和显著的钠尿作用,可以迅速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增加心输出量进而增加心脏指数且无反射性的心率增加外,还因为它有着对肺循环压力和容积平衡的调节作用,可以快速地扩张肺静脉,降低肺循环阻力扭转肺的阻性充血。此外,rhBNP对冠状动脉也具有明显的扩张作用,尤其是其对小的冠状动脉阻力血管的扩张作用,有助于改善缺血状态下心肌微循环的血液供应,增加心肌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减轻再灌注损伤的程度,且无通常应用的正性肌力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这些特有的药理效应显然更有益于急性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值得重视的是rhBNP对ADHF的儿茶酚胺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度激活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和内皮素等神经内分泌激素对心肌的急性炎症反应具有明显的介导和促进作用,加速心肌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显示出rhBNP将在阻抑AMI后异常心室重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