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短暂性局灶脑缺血和颈动脉系统血栓MRI实验和临床研究
【6h】

短暂性局灶脑缺血和颈动脉系统血栓MRI实验和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兔短暂性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作的质量控制和影像学评价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不同时间兔短暂性局灶脑缺血MRI动态演变和病理组织学改变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应用纤维蛋白靶向对比剂对兔大脑中动脉红色和白色栓子的MRI分子影像学评价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应用纤维蛋白靶向对比剂对兔颈动脉急性和亚急性血栓的MRI分子影像学评价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DWI表现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和MRI研究进展

综述二 MR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兔短暂性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作的质量控制和影像学评价 目的:探讨建立可控的量化指标,提高兔短暂性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成功率。 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45只,随机分为3组:A组5只,为假手术对照组;B组10只,进行颈部动脉的CTA、DSA检查,模型制作成功后进行解剖学测量;C组30只为缺血再灌注组,MCA阻塞时间分为7、15和30rain3个亚组(n=10),造模成功后进行DWI和PWI观察。 结果:DSA、CTA可以清楚地显示兔颈动脉系统的走行特点及其分支情况,解剖学测量ICA及各段的长度,建立了可控的量化指标,模型成功率82.5%。 结论:通过量化指标的建立提高了模型成功率和可操作性。 第二部分:不同时间兔短暂性局灶脑缺血MRI动态演变和病理组织学改变 目的:研究兔不同时间短暂性局灶脑缺血后MRI(包括DWI、PWI和T2)上缺血改变的演变过程,并且评价其组织病理学改变。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60只新西兰白兔分为7、10和30min短暂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和假手术组,各组15只。在阻塞前、阻塞中和再灌注后0.5h、2h、6h、12h、24h、48h、72h对实验动物MRI检查(包括DWI,PWI和T2WI),在MRI检查后于72h时间点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评价。 结果:在假手术组,无MRI和组织学异常。在7、10和30min组,在阻塞时的灌注不足和:DWI高信号于再灌注后消失。此后,在7min组,DWI,PWI和T2保持正常,而在15和30min组,于6~12小时观察点出现继发的DWI高信号和T2异常。组织学检查显示在三组均有神经元坏死,但是,坏死神经元数目在15和30min组显著高于7min组(P<0.001)。 结论:于再灌注后DWI病灶的短暂或持久消失依赖于缺血持续时间。DⅥⅡ病灶的短暂消失动物有广泛的神经元坏死;然而,DWI病灶持久消失并不不表明缺血损伤的脑组织完全恢复。这些结果有助于解释在有些脑缺血后DWI正常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的表现,以及有些经历过TIA的患者表现认知功能改变。 第三部分:应用纤维蛋白靶向对比剂对兔大脑中动脉红色和白色栓子的MRI分子影像学评价 目的:脑动脉栓塞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大脑中动脉是血栓栓塞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最常见部位之一。在人类,这些栓子可以是红色血栓或白色血栓。白色血栓常常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红色血栓主要由红细胞和一些纤维蛋白组成。白色血栓则主要由纤维蛋白组成。EP-2104R是一种纤维蛋白靶向磁共振对比剂。目前已有应用于实验性冠状动脉和肺动脉栓塞,颈动脉血栓以及左心耳血栓研究的报道。本实验目的是进行纤维蛋白靶向对比剂对兔大脑中动脉红色或白色栓子的MRI分子影像学评价。 方法:红色和白色栓子在24小时前制作。雄性新西兰白兔16只,体重2.5-3.0kg,随机分为4组,EP-2104R 增强组(红色和白色栓子各5只)、Magnevist增强组(红色和白色栓子各3只)。在透视下将3F微导管插入左颈内动脉近心端,将放在2ml生理盐水中的2个红色或白色栓子在3~5min内缓慢注入颈内动脉。栓子的直径为1.0~1.5mm。于注射EP-2104R或Magnevist前及注射后进行连续T1-FLAIR和T1加权双翻转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血栓分子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完成后再经静脉留置针注射2%的戊巴比妥钠(100 mg/kg)人道处死动物,检查血栓。 结果:在显微镜下,红色血栓在稀疏的纤维蛋白网中几乎充满了红细胞。白色栓子含有密集的纤维网蛋白。MRI影像分析由两位神经放射学医师共同进行,通过计算栓子CNR(contrast-to-noise ratio)对血栓磁共振成像结果进行分析。在对比剂EP2104R注射之前,在无论红色、还是白色栓子均未显示。在注射EP2104R后,红色和白色栓子均能够准确显示,呈亮点,与周围组织形成对比。两个神经放射医师意见一致。在EP-2104R增强后DIR序列冠状位图像上,栓子信号强度随时间改变。红色栓子的信号强度较弱,这可能是由于红色栓子是由致密红细胞和稀疏纤维蛋白网组成,从而使得对比剂EP-2104R与血栓结合较少。白色栓子的信号强度较红色栓子强,这可能是由于白色栓子是由致密纤维蛋白和少数红细胞组成,从而使得对比剂EP-2104R与血栓结合较多。MRE显示栓子的位置与病理证实大脑中动脉栓子一致。在Gd-DTPA对照组动物,注射Gd-DTPA后6个小时,没有任何对比作用,栓子未显示增强改变。 结论:应用纤维蛋白靶向对比剂EP-2104R能够选择性的显示兔大脑中动脉红色和白色栓子。 第四部分:应用纤维蛋白靶向对比剂对兔颈动脉急性和亚急性血栓的MRI分子影像学评价 目的:颈动脉血栓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活体内显示血栓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我们评价纤维蛋白靶向结合MRI对比剂(EP-2104R)对兔颈动脉急性和亚急性血栓的显示能力,并与非对比增强和Gd-DTPA增强MRI对比。 方法:用颈动脉外部损伤和血液淤滞的方法在10只兔颈动脉内形成血栓,在血栓诱导后急性(6h)和亚急性(6d)组分别进行对比剂(EP-2104R)注入前及注入后MRI扫描,并作了组织病理学对比研究。 结果:MRI影像分析由两位神经放射学医师共同进行,通过计算血栓CNR(contrast-to-noise ratio)对血栓磁共振成像结果进行分析。纤维蛋白靶向对比剂准确的显示了所有血栓,优于非对比增强MRI和Gd-DTPA增强MRI(P<0.001)。GD-DTPA增强后不能提高血栓的显示能力。应用EP-2104R后,血栓的信号强度在2小时达到高峰。 结论:我们发现纤维蛋白靶向对比剂在显示活体内急性和亚急性血栓方面优于非对比增强和Gd-DTPA增强MRI。 第五部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WI表现和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RI,DWI)上急性缺血病灶的发生率,DWI急性缺血病灶和临床因素的关系。 方法:分析2006年3~12月间在发病后7天内进行常规MRI和DWI检查的126例TIA患者的资料。比较TIA患者DWI表现和临床因素的关系。 结果:52例TIA患者在DWI上显示急性缺血病灶(52/126,41%)。病灶体积较小(平均体积:1.6 cm<'3>),ADC值中度下降(平均ADC比率:7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IA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30分钟(OR,6.9:95%CI,3.2-23.4)、运动障碍(OR,4.8;95%CI,1.9-19.2)和失语(OR,7.8;95%CI,1.9-27.9)是DWI上急性缺血病灶的预示因素。52例DWI上显示急性缺血病灶的患者中,19例在常规MRI上未显示病灶。 结论:在临床诊断的TIA患者中,近一半有DWI异常,DWI异常与症状持续时间、运动障碍和失语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