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素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6h】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素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内脏脂肪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近年来,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加,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DM大血管病变是其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大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内脏脂肪素(visfatin)是最近发现的一种新的脂肪细胞因子,具有类胰岛素活性,可能与胰岛素敏感性有关。有人报道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visfatin浓度高于正常人,具有潜在的促炎作用,其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同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是公认的全身AS的最早标志物,颈动脉IMT增厚与冠心病的发生显著相关。超声测量颈动脉IMT是一项行之有效、非侵袭性的AS的评定指标。另外,许多研究认为内脏脂肪厚度(visceral fat thickness,VFT)可以直接准确地反映内脏脂肪的数量。利用超声测量的VFT与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代谢综合征诊断的一项非侵袭性指标。目前关于人类visfatin的病理生理作用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visfatin与颈动脉IMT及VFT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因素尚未明确。本文拟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visfatin与颈动脉IMT及VFT之间的关系,评估血浆visfatin在预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方法:选取73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高敏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visfatin水平,高分辨彩色多普勒测定颈动脉IMT和VFT。根据IMT水平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AS组(IMT>0.9 mm)37例(男性18例,女性19例),伴或不伴斑块;非AS组(IMT≤0.9 mm)36例(男性25例,女性11例)。分别检测各组对象的病程、年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nioglobin, HbA1c)、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visfatin、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腰臀比(waist hip ratio,WHR)、VFT,并通过统计方法检测两组间各变量的差异显著性。然后检测2型糖尿病组各变量与IMT的相关性,及visfatin的影响因素,分析visfatin与颈动脉IMT变化的关系。
   结果:
   1.组间临床资料比较。2型糖尿病组WC、WHR、VFT、TG、HDL-C、FBG、FINS、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0.05);AS组的HOMA-IR高于非AS组(P<0.05),但两组间病程、年龄、SBP、DBP、BMI、WC、WHR、VFT、TC、TG、HDL-C、LDL-C、FBG、HbA1c及FIN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组间血浆visfatin水平比较。2型糖尿病组血浆visfatin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39.81±10.91 ng/mL vs24.46±7.18ng/m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组血浆visfatin水平明显高于非AS组(44.95±10.14 ng/mL vs34.52±9.08ng/m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血浆visfatin水平及IMT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血浆visfatin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r=0.311,P=0.007)、 WC(r=0.233,P=0.047)、 WHR(r=0.289,P=0.013)、VFT(r=0.336, P=0.004)、FINS(r=0.369,P=0.001)、HOMA-IR(r=0.322,P=0.005)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IMT、VFT、FINS水平是高血浆visfatin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颈动脉IMT与年龄(r=0.246,P=0.036)、病程(r=0.383,P=0.001)、 WHR(r=0.268, P=0.022)、 HbA1C(r=0.265, P=0.023)、visfatin(r=0.311,P=0.007)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HbA1c、visfatin是颈动脉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1.血浆visfatin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2.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visfatin水平在动脉粥样硬化组水平升高,并与颈总动脉IMT呈正相关,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visfatin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3.血浆visfatin水平与VFT及HOMA-IR呈显著正相关,提示血浆visfatin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及肥胖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4.血浆visfatin水平、年龄、病程和HbA1c是2型糖尿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