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脊髓病变特点对急性脊髓炎预后的影响
【6h】

脊髓病变特点对急性脊髓炎预后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NMO-IgG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炎患者脊髓病变长度及病情严重程度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6年1月至2008年10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59例急性脊髓炎(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ATM)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出院后神经功能状态及复发情况。对入组病例按脊髓受损节段分为长脊髓节段组(病灶≥3个椎体长度)和短脊髓节段组(病灶<3个椎体长度),按患者症状体征是否对称及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又分为急性完全性脊髓炎(Acute complete transverse myelitis,ACTM)组及急性部分性脊髓炎(Acute partial transverse myelitis,APTM)组,分别比较组间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比例、扩展的功能障碍量表评分(Kurtzke's 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评分)、随访期间复发率、演变为多发性硬化及视神经脊髓炎的发生率。
   急性脊髓炎(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ATM)诊断标准采用横贯性脊髓炎协作组(2002)推荐标准[1];多发性硬化采用Poser criteria[2]或McDonald(2001)[3]诊断标准;视神经脊髓炎采用Weinshenker(2006)标准[4];复发诊断标准:神经功能障碍持续24小时以上,可为主观感觉及回忆资料,需除外体温升高、感染等所致的假发作,第一次发作开始至第二次发作的间期至少30天。再次出现脊髓炎或视神经炎均定义为复发。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阳性例数及率表示,行X2检验及修正的X2检验公式或fisher检验;计量资料行正态性检验及方差齐性检验,如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行t检验;如不符合正态分布行对数转换,仍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者,行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59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急性脊髓炎患者,平均随访33.02个月(5~180个月)。长脊髓节段组44例,短脊髓节段组15例,病情达高峰时EDSS评分分别为6.34±2.00分和5.97±1.87分(p=0.320);患者病情稳定后EDSS评分分别为6.02±2.98分4.64±3.35分(p=0.238)。44例长脊髓节段组患者复发13例(30%),其中6例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6例诊断为多发性硬化,1例诊断为复发性脊髓炎;短脊髓节段组患者15例中4例复发(27%),其中1例发展为视神经脊髓炎,3例发展为多发性硬化,两组复发率及最终发展为NMO、MS的比例均无明显差异。在随访过程中4例死亡,其中长脊髓节段组3例,短脊髓节段组1例,两组死亡率无差异。
   59例患者中APTM组39例,ACTM组20例。病情发展到高峰时EDSS评分分别为5.03±1.69分和7.60±1.25分(p<0.001);患者病情稳定后EDSS评分分别为4.50±2.89分和7.12±2.17分(p<0.001)。39例APTM患者16例复发(41%),其中6例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9例诊断为多发性硬化,1例为复发性脊髓炎;ACTM组20例1例复发(5%),为视神经脊髓炎,前后两组复发率差异显著(p=0.004),最终发展为MS几率也存在明显差异(P=0.022),而转变为NMO比例无明显区别(P=0.458)。随访期间APTM组39例患者中1例死亡,ACTM组20例患者中3例死亡,两组患者死亡率存在明显差异(P=0.018)。
   结论:急性脊髓炎患者大部分为单相病程,单纯脊髓病变长度不能用于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后恢复情况,不能作为急性脊髓炎患者预后的指标。对急性脊髓炎患者进行APTM/ACTM分类有明确的重要价值。APTM虽然发病时症状较轻但其复发率高于ACTM患者,且易发展为多发性硬化,应该引起重视,早期给予免疫抑制或免疫调节药物预防复发;而ACTM患者发病时病情重,且遗留残疾较重,但复发情况少见,早期康复锻炼,促进功能恢复有更重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