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交泰丸对顺铂肾毒性大鼠TIMP-1表达的影响
【6h】

新交泰丸对顺铂肾毒性大鼠TIMP-1表达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抗顺铂肾毒性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顺铂(cisplatin,DDP)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但其严重的肾毒性,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本实验通过研究新交泰丸对DDP肾毒性模型大鼠肾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DDP肾毒性的影响作用,从而为中医药对抗DDP肾毒性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180g~220g。适应性喂养1周后,将其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简称空白组)、模型对照组(简称模型组)、苯那普利阳性对照组(简称苯那普利组)、新交泰丸低剂量组(简称低剂量组)和新交泰丸高剂量组(简称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给予DDP(用生理盐水配成1mg/ml)尾静脉注射5mg/kg,每周一次,连续3周,制备DDP肾毒性大鼠模型,空白组给与等量的生理盐水替代DDP尾静脉注射。在第一次尾静脉注射DDP后开始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6周。其中空白组和模型组,灌服温生理盐水(1ml/100g),苯那普利组灌服等量的苯那普利(相当于1mg/kg/d),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灌服等量的低剂量新交泰丸(相当于5g生药/kg/d)和高剂量新交泰丸(相当于15g生药/kg/d)。每天观察大鼠的活动情况和一般状态。剖杀前称重,将其置于代谢笼中,禁食不禁水,收集24h尿液,测24h尿蛋白(Upro)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将大鼠麻醉后(10%水合氯醛4ml/kg),股动脉采血,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水平。剖取肾脏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做HE、Masson、PAS染色。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TIMP-1的表达,利用HPIAS2000型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各组大鼠TIMP-1的平均光密度值。
   结果:
   1、新交泰丸对各组大鼠尿中24h Upro、NAG含量的影响
   与空白组(8.32±2.06mg/d)比较,模型组大鼠24h Upro含量(14.59±3.97mg/d)显著升高(P<0.01);低剂量组(9.14±2.58 mg/d)、高剂量组(9.80±3.03 mg/d)和苯那普利组(10.39±3.33 mg/d)较模型组大鼠24hUpro含量明显降低(p<0.01或p<0.05);各治疗组间比较,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较苯那普利组大鼠24h Upro含量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与空白组(2.99±0.27 U/L)比较,模型组(4.90±0.90U/L)大鼠尿NAG含量显著升高(P<0.01);低剂量组(3.74±0.76U/L)、高剂量组(3.75±0.86 U/L)和苯那普利组(3.80±0.87U/L)较模型组大鼠尿NAG含量明显降低(p<0.01或p<0.05);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苯那普利组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新交泰丸对各组大鼠血清BUN,Scr的影响
   与空白组(5.31±0.89 mmol/L)比较,模型组(22.70±5.98mmol/L)大鼠血清BUN显著升高(P<0.01);低剂量组(14.07±3.88 mmol/L)、高剂量组(13.87±2.73 mmol/L)和苯那普利组(16.70±4.40 mmol/L)较模型组大鼠血清BUN含量明显降低(p<0.01或p<0.05);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苯那普利组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与空白组(108.08±11.94umol/L)比较,模型组(142.13±12.92umol/L)大鼠血清Scr显著升高(P<0.01);低剂量组(115.42±11.71 umol/L)、高剂量组(118.44±14.85umol/L)和苯那普利组(123.18±14.18 umol/L)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cr含量明显降低(p<0.01或p<0.05);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苯那普利组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3、新交泰丸对各组大鼠肾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经HE、Masson、PAS染色后光镜观察:空白组大鼠肾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模型组大鼠肾小管萎缩,管腔内有大量的蛋白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变性、坏死、脱落,肾小管上皮基膜不均匀增厚、皱缩,间质大量炎细胞浸润、胶原组织和成纤维细胞增多;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苯那普利组上述改变均较模型组减轻,肾小管轻度萎缩,管型减少甚至消失,间质可见多少不等的炎细胞浸润、少量纤维组织增生,肾小球的结构基本正常。
   4、新交泰丸对各组大鼠肾组织 TIMP-1的表达及其平均光密度值的影响
   空白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内TIMP-1微弱阳性表达,肾小球及肾间质细胞内少有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内TIMP-1的表达明显增强;与模型组相比,苯那普利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小管上皮细胞内TIMP-1的表达明显减弱。
   图像分析显示:与空白组(0.0479±0.0309)相比,模型组大鼠TIMP-1的平均光密度值(0.1605±0.0239)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苯那普利组大鼠TIMP-1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0686±0.0296,0.0739±0.0361,0.0863±0.0369),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苯那普利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1、采用尾静脉注射DDP造模后大鼠尿NAG、24hUpro,血清BUN、Scr明显升高,肾小管间质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内TIMP-1表达上调。
   2、新交泰丸可明显降低DDP肾毒性大鼠尿NAG、24h Upro的含量及血清Scr、BUN水平,减轻DDP所致肾小管损伤和肾小管间质的纤维组织增生,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内TIMP-1的表达。
   3、新交泰丸对DDP所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干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TIMP-1的表达而实现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