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盆腔多重造影对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患者外科手术疗效的影像学评价
【6h】

盆腔多重造影对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患者外科手术疗效的影像学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英文缩写

盆腔多重造影对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患者外科手术疗效的影像学评价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慢性功能性便秘X线诊断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排粪造影在出口梗阻型便秘中的X线测量与诊断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诊断出口梗阻性便秘这一复杂的直肠肛门功能性疾病,并客观评估外科手术疗效。影像学主要包括排粪造影、盆腔多重造影检查方法。盆腔造影是以排粪造影为基础与核心的对直肠肛门功能性疾病的检查诊断方法。排粪造影的优势是:能有效地对功能性出口处梗阻的患者作出评估,可以动态观察排粪过程中直肠壁和盆底的活动,是诊断直肠前膨出、直肠内套叠、盆底痉挛、耻骨直肠肌肥厚、骶直分离、盆底疝和会阴下降等的有效手段。排粪造影不足之处是:造影剂的性状与正常粪便的性状不同、排粪造影时环境的影响、排便习惯体位的改变以及对排粪造影X线片的测量等,都会影响结果。排粪、盆腔、小肠、阴道、膀胱同步盆腔多重造影可将盆腔各器官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人为地将其分为三个器官,从一元化的角度去分析出口梗阻性便秘病人盆底形态及功能的改变。通过研究其对排便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应用盆腔多重造影的影像学方法对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的患者外科手术疗效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使诊断更加准确客观,治疗更趋合理有效,有助于决定是否手术及类型,并对手术纠正的范围和程度提供客观依据,避免对不需手术者误施手术。
   方法:通过结肠传输实验筛选,术前经盆腔多重造影诊断慢传输型便秘伴有出口梗阻的患者48例,针对不同的病因实施外科手术。术后1月行盆腔多重造影随访,观察脏器相互位置改变及排便梗阻解除影像学表现,术后6月进行问卷调查随访。将术后患者(术后组)作为实验组,术前患者(术前组)作为对照组。术前、术后分别测量肛直角、会阴位置、盆底腹膜位置、膀胱位置,分别观察分析术前术后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判断手术疗效。
   结果:
   48例患者术后全部得到随访。
   1.1肛直角(°):
   术后组静息相、力排相及增大值分别为(128.09±13.82)、(123.67±13.01)、(11.1钍12.58),术前组分别为(116.87±11.05)、(80.26±9.98)、(20.01±13.11)。经t检验,术后组与术前组静息相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力排相及增大值术后组与术前组静息相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会阴位置(cm)术后组静息相、力排相及增大值分别为(1.62±1.09)、(-0.50±1.13)、(2.18±1.04),术前组分别为(0.82±0.87)、(-2.05±0.83)、(2.23±0.78)。经t检验,术后组与术前组相比静息相、力排相及增大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盆底腹膜位置(cm)术后组静息相为(6.01±1.12),术前组静息相为(5.92±2.98)。经t检验,相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力排相及增大值分别为(4.91±1.32)、(1.32±0.89),术前组分别为(2.62±2.53)、(3.28±0.68),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1.4膀胱位置(cm)无泌尿系症状者26例,术后组静息相、力排相及增大值分别为(5.91±1.03)、(5.23±1.43)、(0.68±0.45),术前组静息相、力排相及增大值分别为(5.08±2.11)、(3.80±2.35)、(1.28±1.03),经t检验,术后组与术前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泌尿系症状者22例,术前组静息相、力排相及增大值分别为(4.03±1.51)、(2.15±1.55)、(1.98±1.54),术后组静息相、力排相及增大值分别为(5.32±2.40)、(3.92±2.51)、(1.39±1.27)。经t检验,术前组与术后组相比,静息相、力排相及增大值相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影像学诊断结果48例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患者中术前盆腔多重造影诊断合并直肠前突25例,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10例,合并会阴体下降6例,合并耻骨直肠肌痉挛4例(男性2例),同时合并直肠前突及直肠黏膜脱垂3例。盆腔多重造影在排粪的动态过程中均可观察到盆底腹膜位置程度不同的下降形成盆底腹膜疝,疝囊压迫直肠导致排便受阻。在盆底腹膜位置下降的过程中可伴有肛直角的改变、阴道内含钡标记物位置的改变、膀胱位置的改变。术后盆腔多重造影复查可见到根据出口梗阻不同的病因采取的相应的外科手术方法及方式对排便受阻不同程度的解除,主要表现为盆底腹膜位置的恢复、盆底腹膜疝疝囊的缩小或消失。
   3问卷调查随访结果:
   48例患者术后全部得到随访。39例患者排便困难缓解;6例腹泻(排便次数大于4次/d,便不成形),经对症治疗后缓解;1例肠梗阻,经对症治疗后缓解;2例排便困难未明显缓解。结论:
   盆腔多重造影对慢传输型便秘合并出口梗阻的患者诊断准确客观,有助于决定是否手术及类型,并对手术纠正的范围和程度提供了客观依据和评价手段,使治疗更趋合理有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