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玻切、内界膜撕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顽固性黄斑水肿
【6h】

玻切、内界膜撕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顽固性黄斑水肿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黄斑水肿的治疗方法及其作用机制析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是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及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眼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激光光凝,对光凝治疗反应差或无反应的黄斑水肿为顽固性黄斑水肿。顽固性黄斑水肿的治疗较为棘手,是目前困扰眼科界的一大难题。本研究采用玻切、内界膜撕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顽固性黄斑水肿,旨在评价玻切、内界膜撕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顽固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患黄斑水肿眼内界膜的超微结构;深入探讨玻切、内界膜撕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顽固性黄斑水肿的作用机制;评价该疗法的安全性,指导其在临床中的进一步应用。
   方法:
   1、将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顽固性黄斑水肿患者37例44只眼按入选的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22只眼,对照组19例22只眼。治疗组行玻切、内界膜撕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术,对照组只观察,不予以特殊治疗。
   2、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1月、2月、3月、6月、9月及随访最终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 visual acuity,BCVA))、眼前节、眼底及眼压检查。对照组在相应的时间点也行相同的检查。比较治疗组术前、术后视力有无改善,比较两组视力变化情况有无差别,观察治疗组术后眼压有无升高。
   3、治疗组术前及术后3月、6月、9月行眼底照相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观察术前、术后眼底改变及荧光素渗漏情况。
   4、治疗组术前及术后1月、3月、6月、9月及随访最终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照组相应时间点也行OCT检查,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有无降低,比较两组CMT变化情况有无差异。
   5、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
   6、术中取出的内界膜标本通过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对顽固性ME的内界膜的结构进行观察研究。
   结果:
   1、视力:随访最终时,治疗组14眼(63.64%)BCVA较术前提高,8眼(36.36%)视力不变,无视力下降者;对照组3眼(13.64%)视力提高,10眼(45.45%)视力不变,9眼(40.91%)视力下降。治疗组术前14眼(63.64%)BCVA<0.1,随访最终时有16眼(72.73%)BCVA≥0.1;对照组基线水平BCVA≥0.1者有15眼(68.18%),随访最终时仅有9眼(40.91%)BCVA≥0.1。随访9月时,治疗组BCVA从术前的0.07±0.04增加到0.14±0.08,与基线水平相比视力变化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BCVA从基础水平的0.10±0.06提高到0.12±0.08,与基线水平相比视力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606)。随访9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视力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349)。
   2、眼压:治疗组术后2周、1、3、6、9个月时眼压与术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各个随访时间点P值均>0.05)。
   3、FFA及眼底照相:FFA示治疗组术前17眼(77.27%)为重度ME,5眼(22.73%)为中度ME,在术后9月时,轻度ME14眼(63.64%),中度ME2眼(9.09%);对照组基线水平时,轻度ME5眼(22.73%),中度ME8眼(36.36%),重度ME9眼(40.91%),随访9月时,轻度ME4眼(18.18%),中度ME6眼(27.27%),重度ME12眼(54.55%)。眼底彩像显示治疗组术前5眼黄斑区有大量硬性渗出,术后5眼黄斑区硬性渗出均明显减少。
   4、OCT示:治疗组术后1月、3月、6月、9月及随访最终时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随访最终时,22眼中,ME明显消退者20眼,占90.91%,其中有6眼(27.27%)中心凹厚度恢复至正常水平,ME消退不明显者2眼,占9.09%,平均CMT从术前的554.18±132.74μm降至288.32±86.81μm,显示术后ME明显缓解(t=10.98,P=0.000)。对照组随访9个月时平均CMT从基线水平的541.73±91.72μm降低至503.50±113.03μm,与基线水平相比CMT变化无统计学差异(t=1.085,P=0.290);随访最终时,对照组水肿消退者有5眼(5/22,22.73%),不变者有11眼(11/22,50.00%),水肿加重者6眼(6/22,27.27%)。在随访各个时间点CMT的变化在两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
   5、术中、术后未见黄斑裂孔、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眼内感染、青光眼等并发症,仅1例1眼术后13个月时出现后发性白内障。
   6、内界膜标本光镜观察可见内界膜为一层连续起伏的均质的膜状结构。
   透射电镜观察显示为由一些细丝及颗粒状物质组成、排列不整齐,缺乏细胞成分的一层膜状结构,其向玻璃体面较平滑,而视网膜面明显不规则,呈起伏状。玻璃体面有玻璃体成分附着,未见细胞成分,其厚薄不均,最薄处1.8μm,最厚处3.4μm。
   结论:
   1、玻切、内界膜撕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顽固性黄斑水肿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患眼视力,减轻黄斑水肿。
   2、玻切、内界膜撕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顽固性黄斑水肿远远优于单纯观察。
   3、顽固性黄斑水肿的发生与发展可能与内界膜的增厚及玻璃体的牵拉等因素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