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干扰微环境基础上个体化、特异性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分析
【6h】

干扰微环境基础上个体化、特异性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病例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它是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γ-干扰素(interferon,IFN—γ)和CD3单克隆抗体等诱导而成的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由于该种细胞同时表达CD3和CD56两种膜蛋白分子,故又称为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样T淋巴细胞。由于它具有增殖速度快,抗肿瘤能力高,而且在细胞的数量上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因而在临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公认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可有效的刺激初始T细胞活化并诱导特异性的抗原免疫反应,从而将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有机联系在一起,是免疫反应的始动者。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Antigen specific cytotoxicityT lymphocytes,CTL),是由负载抗原的成熟DC所激活的抗原特异性杀伤细胞,能够特异性的辨认抗原,参与特异性细胞免疫。本文将对我院近两年来,应用干扰微环境基础上个体化、特异性肿瘤免疫治疗新方法,治疗59例实体肿瘤患者的疗效,进行系统的评估,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研究试验数据。
   方法:采集49例Ⅳ期恶性肿瘤患者及10例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贴壁细胞经IL-4,GM—CSF,TNF—a诱导,并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为DC,悬浮细胞经CD3单抗、γ-干扰素、IL-2诱导,并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为CIK细胞。培养十天后,细胞总数达到5×109。DC分次淋巴引流区皮下注射,CIK细胞静脉输注。
   结果:治疗组49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卡氏评分均有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测定16例患者微环境干扰后Treg的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治疗组10例患者,除两例患者肿瘤出现复发外,其余患者均未见复发。
   结论:干扰微环境基础上个体化、特异性肿瘤免疫治疗,能有效的防治根式术后肿瘤复发;并能有效延缓Ⅳ期肿瘤进展,或达到肿瘤缩小或消失的明显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效延长病人生存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