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脂饮食对内皮功能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内皮保护作用
【6h】

高脂饮食对内皮功能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内皮保护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高脂饮食对内皮功能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内皮保护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高脂饮食对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定义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也称为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a Heart Disease)。发病机制,大多数学者支持“内皮损伤性反应学说”,认为动脉内膜损伤是各种病因所致的最终结果。粥样硬化病变是动脉内膜对损伤作出的炎性-纤维增生性反应,结果导致了血管内皮细胞(VEC)功能紊乱。内皮细胞通过分泌、合成代谢、抗血小板聚集等功能在维持心血管系统的稳态中起重要作用。
   脂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也是代谢综合症(MS)的组成成分之一。独立于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肥胖等,餐后甘油三酯(TG)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密切,是导致AS的另一重要危险因素。由于人的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均处在餐后血脂的不断代谢中,空腹血脂水平难以客观地反映这一代谢的动态变化。近年来,餐后TG水平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一大研究热点。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可显著降低血脂水平,同时还具有改善内皮功能,抗炎症反应,抑制血栓形成,抗氧化,稳定粥样斑块等作用的他汀类药物。
   目前,尚无明确的冠心病患者进食高脂餐后对内皮功能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对损伤内皮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不同饮食结构形成的餐后TG水平与内皮功能的关系,以及阿托伐他汀对内皮功能的影响,为冠心病的一级、二级预防提供合理的饮食及用药指导。
   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就诊的6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所有患者均需符合1979年WHO冠心病诊断及分型标准;空腹甘油三酯(TG)<2.0mmol/L,总胆固醇(TC)<5.2mmol/L。排除标准:4周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继发性高血压、各种急慢性感染、严重创伤及大手术、脑卒中、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代谢型疾病等。所有入选患者详细记录年龄、性别、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等一般资料,各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糖、TC、TG、HDL-C、LDL-C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高脂饮食组、低脂饮食餐组、药物干预组,各20例)进行脂肪餐负荷试验,并于空腹、2h、4h采集肘静脉血2ml,进行血脂测定,同时于以上各个时间点采用肱动脉超声测量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变化率(FDM)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扩张变化率(NDM)以评价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ID),最后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结果:
   1、高脂饮食组和药物干预组,餐后2h、4h TG水平均较空腹升高,有显著性差异,餐后TC、LDL-C、HDL-C无明显改变;低脂饮食组,餐后TG较空腹无显著性差异,血清TC、LDL-C、HDL-C亦无明显变化。
   2、各组间比较,高脂饮食组和药物干预组较低脂饮食组在2h、4h血清TG均升高,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高脂饮食组较药物干预组4h血清TG值稍高,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的2hTG水平无明显差异。
   3、高脂饮食组,餐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显著受损,由空腹状态的(3.38±2.34)%降至餐后4h的(1.27±2.31)%,具有显著差异;药物干预组,餐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较空腹受损,由(3.27±2.56)%降至餐后4h的(2.11±1.07)%;低脂饮食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无明显改变。
   4、组间比较,三组间4h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药物干预组较高脂饮食组受损程度较轻(2.11±1.07%VS.1.27±2.31%)。
   结论:
   1、本研究证实了冠心病患者进食高脂餐后血清TG随着时间的变化显著升高,给予负荷量80mg阿托伐他汀干预后血清TG在4h低于高脂饮食组。说明阿托伐他汀后能降低TG水平,抑制其餐后升高。
   2、高脂饮食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在4h显著受损,药物干预组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较空腹同样受损,但受损程度低于高脂饮食组;低脂饮食组餐后内皮及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无明显变化。说明阿托伐他汀能改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具有内皮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