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游离脂肪酸、血栓调节蛋白的相关性
【6h】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游离脂肪酸、血栓调节蛋白的相关性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特征,发病率高,对妊娠妇女、胎儿及新生儿危害极大,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直是产科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其病因学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提出了内皮细胞激活和损伤学说、免疫失衡学说、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激活学说等。目前,人们开始对游离脂肪酸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引起了普遍的重视。生理状态下,游离脂肪酸(FFA)是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之一,同时它又具有高度的细胞毒性,可通过脂质过氧化加重氧化应激、刺激产生炎性细胞因子及促进细胞凋亡,并且可以使血管内皮源性一氧化氮生成减少,降低了一氧化氮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进而促进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而血栓调节蛋白(TM)是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一种跨膜糖蛋白,当内皮细胞受损时,TM释放入血,血浆中TM水平升高。假设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源于广泛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或者内皮损坏的疾病,本研究意在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血清游离脂肪酸及血栓调节蛋白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游离脂肪酸与血栓调节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是否血清游离脂肪酸及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可以作为协助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指标,是否能作为判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的替代标记。
  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7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产科住院的孕妇共59人;有以下情况者剔除:近两周使用过药物治疗,如:降压药、皮质醇类药;有严重妊娠合并症,如:心、肝、肾、血液、内分泌及精神性疾病等;胎膜早破及妊娠期间吸烟喝酒者。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试验组: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39例,平均年龄26.44±0.57岁,孕周34.09±0.19周;另一组为对照组:正常孕妇20例,平均年龄27.00±0.47岁,孕周37.38±0.38周。两组年龄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然而对照组孕周明显大于试验组(P<0.05)。在安静状态下测定孕妇产前坐位右上臂肘动脉血压,次日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约5毫升,置于促凝管中,上下颠倒数次,然后静置。将血样离心分离出血清(转速2000r/min,时间10min),放置于-80℃冰箱中冷藏保存,最后统一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及血栓调节蛋白的水平。
  结果: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组与正常妊娠对照组比较,血清游离脂肪酸(实验组:75.65 umol/L,对照组:67.16 umol/L)、血栓调节蛋白(实验组:2.43 ug/L,对照组:1.71 ug/L),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二者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示: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将血清游离脂肪酸与血清血栓调节蛋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呈明显的正相关(r=0.892,P<0.01),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妊娠孕妇相比,血清游离脂肪酸及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升高,提示血清高游离脂肪酸及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有关系。血清游离脂肪酸与血清血栓调节蛋白呈明显的正相关。发病机理可能为:高浓度的游离脂肪酸可以增强内皮细胞的氧化应激作用,使血管内皮源性一氧化氮产生减少,降低了对内皮细胞遭受氧化应激作用的保护性,增加脂毒性使内皮细胞内甘油三酯积聚,导致组织缺血、白细胞激活,从而损伤内皮细胞,升高血压,并促进高血压的发展。而TM则是反应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的一种分子标志物,当人体内正常内皮细胞病变和损伤时,血清中血栓调节蛋白的含量相应增加,可见其浓度高低与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因此可以推测血清中高浓度的TM及FFA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间接地反应疾病的严重程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