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TIPE2、TLR2及TLR4mRNA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s中的表达及意义
【6h】

TIPE2、TLR2及TLR4mRNA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s中的表达及意义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全长大约为9.6kb。目前全世界近3%的人口为HCV感染者,其中50-85%以上的患者由急性转为慢性持续性感染,甚至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研究发现固有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均参与了HCV感染、清除以及慢性化过程,但其确切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TIPE2(tumor necrosisfactor-α-induced protein8-like2,TNFAIP8L2),即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型-2,是新近发现的免疫信号转导通路重要调节器,负性调节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和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介导的免疫反应。作为一种负性调节子,TIPE2在慢性乙型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肠癌等多种疾病患者外周血和组织中表达异常,并且影响这些疾病发生和进展过程。但是TIPE2是否参与慢性丙型肝炎(简称慢丙肝)的发病过程以及在慢丙肝免疫机制中起怎样作用尚未见报道。TLRs是一类重要的跨膜病原体识别受体,主要识别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和坏死细胞释放的内外源性产物,激活固有免疫反应。同时TLRs作为“桥梁”连接固有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参与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动态稳定。为进一步研究TIPE2、TLR2和TLR4在慢丙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三者间是否相互影响,我们检测了慢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TIPE2、TLR2及TLR4的表达情况,并与慢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为进一步揭示慢丙肝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抗病毒治疗靶点的选择奠定基础。
  方法:
  1病例选择
  慢丙肝患者60例,男22例,女38例,平均年龄为43.51±14.90岁,均为2009年12月至2011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结合肝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2000年9月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1]及2004年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修订的诊断标准[2]。同时排除其他合并病毒性肝炎及肝脏疾病。同期选择健康志愿者30人,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39.23±11.53岁。所有患者及志愿者均清晨空腹抽取抗凝静脉血7ml,用于分离PBMCs及T细胞亚群检测。抽取不抗凝静脉血5ml,分离血清备用。
  2治疗方法
  慢丙肝患者给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根据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情况,给予升白细胞药物治疗。肝功能异常者给予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
  3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IPE2、TLR2、TLR4基因检测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常规分离PBMCs,Trizol一步法提取PBMCs中总RNA,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RNA,吸光度(A)260/(A)280nm的值为1.8-2.0时用于实验,利用M-MLV逆转录酶合成制备cDNA,应用Primei Premier5.0软件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RT-PCR检测检测TIPE2、TLR2及TLR4mRNA的表达。
  4血清检测
  留取慢丙肝患者不抗凝静脉血5ml,分离血清,全自动生化仪酶法检测肝功能,ELISA法测抗-HCV,实时荧光定量PCR探针法检测HCVRNA。
  5 T细胞亚群检测
  留取清晨空腹抗凝静脉血2ml,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3+、CD4+、CD8+T淋巴细胞。
  结果:
  1慢丙肝患者PBMCs中TIPE2基因的表达及与抗病毒治疗的关系
  结果显示慢丙肝患者PBMCs中TIPE2 mRNA的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0.49±0.17 vs1.06±0.30,P<0.05);其中42例慢丙肝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结果显示PBMCs中TIPE2 mRNA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0.41±0.11 vs0.66±0.25,P<0.01)。
  2慢丙肝患者PBMCs中TLR2基因的表达及与抗病毒治疗的关系
  慢丙肝患者PBMCs中TLR2 mRNA的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1.86±0.35 vs1.24±0.30,P<0.05);42例慢丙肝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结果显示PBMCs中TLR2 mRNA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1.94±0.33 vs1.37±0.19,P<0.01)。
  3慢丙肝患者PBMCs中TLR4基因的表达及与抗病毒治疗的关系
  慢丙肝患者PBMCs中TLR4 mRNA的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1.59±0.64 vs0.93±0.26,P<0.05);42例慢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结果显示PBMCs中TLR4 mRNA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1.58±0.56 vs1.16±0.15,P<0.01)。
  4 TIPE2基因的表达与慢性丙型肝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分析慢丙肝患者临床病例,依据慢丙肝患者血清中HCV RNA、ALT、AST、Tbil水平,将其分为HCV RNA低拷贝组(HCV RNA≤1×104copies/mL)和HCV RNA高拷贝组(HCV RNA>1×104copies/mL);ALT低水平组(ALT≤80IU/mL)和高水平组(ALT>80U/mL);AST低水平组(AST≤80IU/mL)和高水平组(AST>80U/mL)以及Tbil正常组(Tbil≤17.1 umol/L)和异常组(Tbil>17.1umol/L),统计分析显示,慢丙肝患者PBMCs中TIPE2的mRNA表达水平在低水平组显著高于高水平组(HCV RNA,0.66±0.16 vs0.44±0.11,P<0.05;ALT,0.59±0.13 vs0.33±0.06,P<0.05:AST,0.57±0.14 vs0.33±0.07,P<0.05;Tbil,0.58±0.14 vs0.34±0.07,P<0.01),且与HCVRNA、ALT、AST水平呈负相关(HCV RNA,r=-0.658,P<0.01:ALT,r=-0.961,P<0.01;AST,r=-0.924,P<0.01),与Tbil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
  5 TIPE2的表达与TLR2、TLR4表达的相关性
  进一步应用SPSS13.0分析显示,TIPE2的表达与TLR2、TLR4呈负相关(TLR2,r=-0.669,P<0.01;TLR4,r=-0.649,P<0.01)。
  6慢丙肝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与TIPE2基因的关系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丙肝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亚群降低、CD8+T细胞亚群升高,CD4+/CD8+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CD3+,64.28±10.39 vs70.97±3.80,P<0.05;CD4+,33.60±5.26 vs44.66±3.62,P<0.05:CD8+,29.59±6.47 vs25.63±4.03,P<0.05;CD4+/CD8+,1.19±0.35 vs1.78±0.34,P<0.05),且TIPE2 mRNA水平与CD4+T细胞呈正相关(CD4+,r=0.735,P<0.01),与CD8+T细胞呈负相关(r=-0.625,P<0.01),与CD4+/CD8+比值呈正相关(r=0.804,P<0.01),与CD3+T细胞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
  1慢丙肝患者PBMCs中TIPE2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表达水平升高。
  2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s中TLR2、TLR4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抗病毒治疗后表达水平下降。
  3 TIPE2基因表达水平影响肝细胞坏死和炎症程度以及丙肝病毒的复制。
  4以上结果提示TIPE2基因通过负性调控免疫反应参与慢丙肝的发病过程及病程演变的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