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椎管3.0T MR DWI的b值优化及其在髓外硬膜下肿瘤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6h】

椎管3.0T MR DWI的b值优化及其在髓外硬膜下肿瘤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第一部分、颈椎椎管MR扩散加权成像b值优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应用3.0T超导型磁共振采用不同b值对颈段脊髓行DWI检查,优选最佳b值。
  方法:49例正常人行颈段脊髓DW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SE-EPI)序列,弥散梯度因子b值分别取400、600、800、1000 s/mm2,分3次进行扫描,测量正常人颈段脊髓ADC值并分析各组DWI图像及ADC图像质量,对比不同b值对成像效果的影响。
  结果:49例受检者均获得较满意的DWI和ADC图像并测得正常颈段脊髓ADC值。随着b值由400s/mm2升高至1000s/mm2,脊髓与脑脊液信噪比(SNR)逐渐降低,脊髓脑脊液对比噪声比(CNR)b值为600s/mm2时最高,此后逐渐降低,且ADC参考范围较稳定。
  结论:b值为600s/mm2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图像质量更好,可以获得较满意的DWI及ADC图像,为脊髓正常功能和病变情况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
  第二部分、3.0T DWI对髓外硬膜下肿瘤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应用3.0T超导型磁共振对髓外硬膜下肿瘤行DWI检查,探讨DWI对髓外硬膜下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
  方法:74例髓外硬膜下肿瘤患者行3.0T DW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SE-EPI)序列,弥散梯度因子b值600s/mm2进行扫描,分析不同肿瘤的DWI图像及ADC图像的信号特点,比较不同肿瘤ADC值的差异。
  结果:74例受检者均获得较满意的DWI和ADC图像。神经源性肿瘤中16例在DWI图上表现为不均匀稍低信号,10例在DWI图上表现为不均匀稍高信号;17例脊膜瘤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等或稍高信号;8例脂肪瘤为均匀低信号;14例表皮样囊肿为不均匀高信号。而9例畸胎瘤呈混杂信号。各肿瘤之间及与邻近脊髓间ADC值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DWI)通过各肿瘤间DWI图像信号强度不同及定量测量ADC值,有助于对髓外硬膜内不同肿瘤鉴别诊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