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6h】

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资料收集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男性和女性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2 将男性患者依据IMT分组,年龄、病程、HDL-C、舒张压数值均符合正态分布

3 女性患者依据IMT分组,年龄符合正态分布

4 对所有患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改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病率逐年上升。2010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我国进行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1]结果显示,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9.7%,而糖调节受损的患病率更是高达15.5%。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大血管病变(心血管、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病变),其致病机制复杂且尚未明确。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标志物[2]。有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大血管病变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增厚早于动脉斑块的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进程中形态学上的较早的证据。IMT已成为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公认的判定指标。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的变化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不同水平之间的关系,来探讨血尿酸在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在不同性别患者中是否存在差异,从而为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发现及防治提供指导。
   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接受住院治疗并完成颈动脉超声检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的临床数据和资料。入选患者资料齐全,排除近1月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患有其他影响血尿酸水平的疾病者、近期饮酒及高嘌呤饮食者、近1月使用过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肺部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60ml/min的患者。
   (1)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2型糖尿病病程、既往史、家族史、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饮食习惯、服药史、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计算体重指数(BMI)。
   (2)收集所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血的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尿素(SUREA)、血清肌酐(SCr)和血清尿酸(SUA)。
   (3)超声科专人用同一台彩色B超仪对研究对象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依据测得的IMT数值,将患者分为3组,A组IMT≤0.9mm;B组0.9mm<IMT<1.3mm;C组IMT≥1.3mm或有斑块形成。结果处理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资料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x2检验进行比较,3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共入选符合标准研究对象105名,其中男性患者49名,占46.7%,女性患者56名,占53.3%。男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14岁,HDL-C平均值为1.02±0.26mmol/L,吸烟者比例为71%,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13岁,HDL-C平均值为1.19±0.28mmol/L,吸烟者比例为1.8%。三个指标比较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
   2、将男性患者依据IMT分组,B组和C组年龄、病程均明显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HDL-C、舒张压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间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将女性患者依据IMT分组,B组和C组年龄、病程明显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C组血尿酸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
   4、对所有患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病变(B组和C组归为颈动脉病变组)与年龄、病程、LDL-C相关;对男性患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颈动脉病变(B组和C组归为颈动脉病变组)与年龄、病程及吸烟时间相关;对女性患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颈动脉病变(B组和C组归为颈动脉病变组)与年龄、HbA1C与血尿酸相关;进一步将女性患者IMT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IMT与血尿酸相关。
   结论: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早期,即颈动脉内膜增厚阶段,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即出现升高。在有颈动脉斑块形成时期,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在男性患者未发现此相关性。女性患者血尿酸是颈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血尿酸水平可作为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一个预测外周血管病变的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