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7年来多发性骨髓瘤回顾性分析
【6h】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7年来多发性骨髓瘤回顾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观察指标及方法

1.3 MM肾损害的观察指标

1.4 治疗反应评价及随访

1.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2.1 临床资料

2.2 实验室检查

2.3 MM骨病及高钙血症

2.4 骨髓瘤肾病

2.5 治疗情况

2.6 生存分析

2.7 死亡分析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机制及治疗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近7年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生物学特性、临床特点、预后因素及治疗反应。
   方法:2005年1月至2012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共收治MM患者243例(初治及复治病例),对其中资料完整的146例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反应及生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的用(x)±S进行描述,疗效间的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不同组间患者临床特征采用)x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及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MM诊断标准及分型、分期及骨髓瘤性肾病诊断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结果:1.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146例MM患者男80例,女66例,男∶女=1.20∶1,中位年龄59岁(26-78岁)。其中小于40岁7例(4.79%),40-49岁的患者24例(16.44%),50-59岁的患者44例(30.14%),60-69岁54例(37.00%),大于70岁患者17例(11.63%)。②起病症状:以乏力、骨痛症状多见,分别占34.25%、27.40%;以颜面水肿及双下肢浮肿、尿检异常等泌尿系症状起病17例(11.64%),以恶心、呕吐、纳差、腹痛、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起病9例(6.16%),发热、咳嗽、咳痰等感染症状13例(8.90%);鼻衄、牙龈出血、月经量多等出血表现9例(6.16%);其他占5.49%;③临床分型及分期:146例MM患者,IgG型67例(45.89%),IgA型38例(26.03%),轻链型30例(20.55%),IgD型10例(6.85%),不分泌型1例(0.68%),IgE型、IgM型及双克隆型均为0例(0%);临床分期(国际分期标准ISS):Ⅰ期17(11.64%),Ⅱ期38例(26.03%),Ⅲ期91例(62.33%);
   2.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HGB<110g/L者128例(87.67%),血红蛋白平均水平80.86±20.96g/L。中度贫血占54.79%,血红蛋白平均水平78.25±8.10g/L。Ⅱ期、Ⅲ期患者Hgb水平明显低于Ⅰ期患者(P=0.014)。②骨髓涂片:MM患者骨髓瘤细胞占有核细胞比例的平均水平为38.57±23.88%(2.5-95%),其中骨髓瘤细胞比例<10%者15例(10.27%),>10%136例(89.70%),>30%81例(55.50%);③免疫表型特点:可见异常浆细胞,该细胞群占有核细胞0.50%-66.00%(平均水平为15.62±14.49%),免疫表型特点为:CD45阴性或弱阳性,CD38、138均为强阳性,CD19均为阴性,98.44%患者CD20阴性(63/64例),60.94%患者CD56阳性(39/64例)。不同免疫分型及分期患者在CD56表达上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71、0.250)。④血生化:白蛋白(ALB):ALB平均水平33.13±7.74g/L,<35g/LMM患者81例(55.48%),≥35g/L者65例(44.52%);肌酐(Cr):血肌酐平均水平180.67±152.63umol/L。血肌酐≥136umol/L者48例(32.88%);β2-微球蛋白(β2-MG):β2-MG平均水平8.16±5.91mg/L。<3.5mg/L者27例(18.49%),β2-MG在3.5-5.5mg/L之间的患者28例(19.18%),β2-MG≥5.5mg/L者91例(62.33%);免疫球蛋白:IgG型:IgG71g/L(17.50-216g/L);IgA型:IgA34.40g/L(5.50-180g/L),多伴有正常免疫球蛋白的减低。⑤血清、尿免疫固定电泳:59例患者行免疫固定电泳检查血清中均发现M蛋白成分,10例患者尿本周氏蛋白阴性(16.95%),49例患者尿本周氏蛋白阳性(83.05%),其中轻链型尿本周氏蛋白阳性18例(60.00%)。
   3.MM骨病及高钙血症:146例MM患者均接受影像学检查(X线、CT或全身骨显象检查)。91例MM伴骨骼改变(62.33%)。其中IgG型39例(42.86%),IgA型24例(26.37%),IgD型9例(9.89%),轻链型MM19例(20.88%)。但不同免疫分型患者骨骼改变的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243)。146例MM患者血钙的平均水平为2.37±0.49mmol/L,≥2.75mmol/L者22例(15.07%);其中IgG型MM5例(22.73%),IgA型MM8例(36.36%),IgD型MM9例(40.91%),轻链型MM0例(0%)。不同免疫分型患者血钙的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IgD型MM血清钙明显高于其他MM亚型(P=0.000)。91例MM骨病患者中14例血钙升高(15.38%),77例血钙正常(84.62%)。
   4.骨髓瘤肾病:①初诊时血肌酐≥136umol/L者48例(32.88%),血肌酐<136umol/LMM患者98例(67.12%)。根据血肌酐水平将其分为肾功能正常组与肾功能异常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肾功能异常组:男性30例(62.50%),女性18例(37.50%),男女=1.67∶1。年龄分布:发病年龄<40岁3例(6.25%),40-49岁7例(14.58%),50-59岁16例(33.33%),60-6918例(37.50%),≥70岁4例(8.34%)。血红蛋白水平:Hgb≥80g/L者18例(37.50%),<80g/L者30例(62.50%)。尿酸水平:血尿酸正常者18例(37.50%),增高者30例(62.50%)。血钙水平:血钙正常者36例(75.00%),增高者12例(25.00%)。临床分期:Ⅰ期患者0例(0%),Ⅱ期患者4例(8.33%),Ⅲ期患者44例(91.67%)。临床分型:IgG型21例(43.75%),IgA型5例(10.42%),IgD型3例(6.25%),轻链型19例(39.58%)。肾功能正常组:男性50例(51.02%),女性48例(48.98%),男女=1.04∶1。年龄分布:发病年龄<40岁4例(4.08%),40-49岁17例(17.35%),50-59岁28例(28.57%),60-69岁36例(36.73%),≥70岁13例(13.27%)。血红蛋白水平:HGB≥80g/L者53例(54.08%),<80g/L者45例(45.92%)。血尿酸水平:血尿酸正常者77例(78.57%),增高者21例(21.43%)。血钙水平:血钙正常者88例(89.80%),增高者10例(10.20%)。临床分期:Ⅰ期患者17例(17.35%),Ⅱ期患者34(34.69%)例,Ⅲ期患者47例(47.96%)。临床分型:IgG型46例(46.94%),IgA型33例(33.67%),IgD型7例(7.14%),轻链型11例(11.22%),不分泌型1例(1.03%)。统计学分析示:MM肾功能异常患者在男性、贫血、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及疾病Ⅲ期时发病率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患者。(P值分别为0.039、0.031、0.000、0.009、0.000)。②Logistic回归分析示:β2-微球蛋白水平、血钙水平与MM肾损害发生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00、0.030),免疫球蛋白类型、骨髓瘤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水平与MM肾损害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值分别为0.639、0.087、0.477、0.892、0.167)。
   5.治疗情况:①治疗方案:VAD方案(长春新碱、阿霉素/吡喃阿霉素/表阿霉素、地塞米松),MP方案(马法兰、泼尼松),硼替佐米+联合化疗等。应用VAD/VTD方案117例,应用MP方案的7例,应用硼替佐米+联合化疗17例,5例单纯应用沙利度胺治疗,行血浆置换的6例,行血液透析的5例,需要长期维持透析2例。
   ②治疗反应:完成4个疗程可以进行疗效评价的患者,能评价疗效的共77例。应用VAD方案61例,38例患者对治疗有效,反应率62.30%。达到PR中位时间4.20月,中位疾病进展10个月。应用MP方案的5例,有效2例,1例患者疾病稳定,2例患者疾病进展。应用硼替佐米+联合化疗11例,10例患者有效,1例患者疾病进展,反应率90.90%。达到PR中位时间2.90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12个月。VAD方案与硼替佐米方案在达平台期时间上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42),但两组患者在疾病进展时间上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618)。IgG型、IgA型、轻链型、IgD型达到平台期的平均时间分别为4.31±1.21个月、3.99±1.05个月,3.98±0.87个月、5.00±1.05个月,中位达平台期时间3.90月、4.10月、4.30月、5.20月,不同类型间达平台期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339)。
   6.生存分析:①生存时间:14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平均OS时间:20.46±15.60月,中位OS时间19个月(1-88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骨髓瘤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白蛋白、血肌酐、β2微球蛋白与MM预后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04、0.022、0.002、0.048、0.000、0.022),而性别、骨髓瘤类型、尿素、尿酸及血钙与患者预后无相关性(P值为0.222、0.215、0.174、0.215、0.052)。多因素分析显示重度贫血、高血肌酐水平与OS呈负相关(P值为0.004、0.000)。②死亡原因:3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死亡,其中死于脏器衰竭15例(48.39%)(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肾功能衰竭),感染8例(25.81%)(呼吸系统、败血症、混合感染),颅内出血5例(16.13%),死于浆细胞白血病1例(3.23%),死于心血管事件2例(6.44%)。
   结论:1.多发性骨髓瘤好发于60岁以上患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起病症状以乏力、贫血、骨痛多见。IgG型MM发病率高于其他亚型,患者就诊时多处于Ⅲ期。
   2.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发生率62.33%,伴有骨病的MM患者高钙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3.多发性骨髓瘤肾脏损害发生率为32.88%,β2-微球蛋白水平、血钙水平与MM肾损害有相关性,可能互为因果。
   4.硼替佐米方案较VAD样方案缩短了患者疾病达平台期时间,未明显延长平台期时间;
   5.MM患者生存时间差异较大。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骨髓瘤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白蛋白、血肌酐、β2微球蛋白与MM预后的有关。多因素分析示重度贫血及高血肌酐水平为MM独立不良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