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10年来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回顾性分析
【6h】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10年来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回顾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与试剂

1.3 方法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

2.3 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

2.4 免疫表型特点

2.5 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

2.6 生存分析

2.7 死亡情况

附图

附表

讨论

1 关于年龄分层

2 ALL的细胞遗传学与预后

3 ALL的细胞免疫学与预后

4 ALL的治疗与预后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我院10年来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生物学特性、临床特点、预后因素及治疗反应。
   方法:
   2002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血液科收治初诊的成人ALL477例,删除诱导缓解治疗未完成的患者,以具有细胞形态学、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资料完善可供分析的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应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不同组间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间的差异等采用x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组间生存情况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ALL、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诊断标准及T-ALL与B-ALL的分型符合WHOALL的分型诊断标准,以CD13、CD33、MPO、CD117中任意≥2个抗原表达阳性定义为ALL伴髓系抗原表达。
   结果:
   1、一般资料:208例ALL患者,男性136例,女性72例,男∶女=1.89∶1,中位年龄27岁(14-70岁);诊断时14-20岁者66例(31.73%),21-35岁75例(36.06%),36-55岁48例(23.08%),56岁及以上者19例(9.13%);
   2、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208例ALL患者中,肝、脾、淋巴结肿大者109例(52.40%);CNSL47例(22.60%);WBC中位计数14.55×109/L(0.4-504.0×109/L);174例(83.65%)血涂片可见原始/幼稚细胞,原始细胞比例中位数66%(1.0-98.0%);HGB中位数82.5g/L(12-171g/L),其中<30g/L6例(2.88%),≥110g/L63例(30.29%);PLT中位计数42.5×109/L(0.0-385.0×109/L),PLT≥100×109/L者49例(23.56%);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至极度活跃者200例(96.15%),增生减低至极度减低者8例(3.85%),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比例中位数为87.5%(19%-100%);101例(48.56%)患者进行了骨髓病理学检查,其中35(34.65%)例存在骨髓纤维化(MF);
   3、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139例患者进行了BCR/ABL融合基因检测,阳性31例(22.30%);仅19例送检染色体核型分析,其中正常核型10例,复杂核型6例,因细胞过少未见分裂相3例,检查资料过少故未进行统计学分析;
   4、分别比较T-ALL与B-ALL临床资料:据免疫分型结果,将208例患者分为T-ALL及B-ALL,T-ALL45例(21.63%),B-ALL163例(78.37%);T∶B=1∶3.62;其中①T-ALL患者,男性34例,女性11例,男∶女=3∶1,中位年龄23岁(14岁-58岁);B-ALL患者,男102例,女61例,男∶女=1.67∶1,中位年龄28岁(14岁-70岁);T-ALL与B-ALL在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T-ALL患者诊断时年龄分层14-20岁18例(40.00%),21-35岁20例(44.44%),36-55岁5例(11.11%),56岁及以上者2例(4.44%);B-ALL患者诊断时年龄分层14-20岁48例(29.45%),21-35岁55例(33.74%),36-55岁43例(26.38%),56岁及以上者17例(10.43%);T-ALL与B-ALL在总体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②WBC中位计数T-ALL44.6×109/L(1.4-350.0×109/L),B-ALL10.9×109/L(0.70-504.0×109/L),T-ALL明显高于B-ALL(P=0.012);HGB中位数T-ALL91g/L(45-165g/L),B-ALL82g/L(12-171g/L),T-ALL患者的HGB明显高于B-ALL(P=0.017);PLT中位计数T-ALL39×109/L(2.0-252.0×109/L),B-ALL69.81×109/L(0.0-385.0×109/L),两者无明显差异(P=0.424);CNSL者T-ALL20例(44.44%),B-ALL27例(16.56%),T-ALL中CNSL发病多于B-ALL(P=0.000);23.81%T-ALL存在MF(5/21例);B-ALL中MF37.50%(30/80例),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241);免疫分型结果显示,5例T-ALL伴髓系表达(11.11%);T-ALL患者CD34表达阳性率为17.78%;22例B-ALL患者伴髓系表达(15.6%);CD34表达阳性率为63.81%;T-ALL与B-ALL患者CD34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③139名患者送检BCR/ABL融合基因,T-ALL4例(13.33%)阳性,B-ALL27例(24.77%);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183)。
   5、治疗情况:患者主要诱导缓解方案:VCD/VCDP/VCDPL/VIIPL/VCAED/VCATDL/VADDL等;巩固治疗方案:原诱导缓解方案、Hyper-CVADA/B方案等;维持治疗方案:6-MP/CTX/MTX与Pred交替口服;BCR/ABL融合基因阳性者5例应用格列卫治疗;治疗反应:1疗程达CR者157例(75.48%),2疗程达CR者2例(0.96%),未达到CR者49例(23.56%);诱导缓解治疗应用L-ASP82例(39.42%),CR率85.37%(70/82),未应用L-ASP者CR率70.63%(89/126);应用L-ASP诱导者CR率高于未使用者(P=0.014);使用IDA47例(22.60%),CR率85.11%(40/47),未应用IDA者CR率73.91%(119/161);IDA对CR率无明显影响(P=0.112);
   6、生存分析:①208例患者6个月复发率为52.88%,T-ALL为71.11%,B-ALL为45.40%;12个月总体复发率为71.15%,T-ALL为80.00%,B-ALL为66.87%;T-ALL患者6个月复发率明显高于B-ALL(P=0.002);12个月复发率两者无明显差异(P=0.090);中位EFS时间为4月(0.5-78月),1年EFS为24.6%,3年EFS为6.10%;性别、血小板计数、有无CNSL、有无MF等对EFS无显著影响(P值均≥0.05);在年龄构成、WBC计数、HGB量、BCR/ABL融合基因及治疗达CR差异与EFS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00,0.001,0.023,0.000);是否应用L-ASP、IDA对EFS无影响(P值分别为0.080,0.348);院外维持治疗对E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越大、高WBC计数、存在CNSL及BCR/ABL融合基因与EFS呈负相关(P值分别为0.013,0.000,0.019,0.023);巩固治疗应用Hyper-CVAD方案与EFS呈正相关(P=0.000);②T-ALL患者中位EFS时间为5.12月(0.5-23月),1年及3年EFS分别为15.2%、0%;B-ALL患者中位EFS时间为5月(0.50-78月),1年及3年EFS分别为26.0%、7.9%;T-ALL与B-ALL患者1年与3年E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7、死亡情况:208例ALL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3月(2-108月),截止随访日,死亡174例(83.65%),其中T-ALL患者40例,占T-ALL的88.89%;B-ALL患者134例;占B-ALL的82.21%;死亡原因:T-ALL中多器官功能衰竭29例(72.50%),重要脏器出血8例(20.00%),其他原因3例(7.50%);B-ALL患者中MODS97例(72.39%),重要脏器出血29例(21.64%),其他原因8例(5.97%);
   结论:
   1、成人T-ALL患者较B-ALL患者起病时有更高的白细胞计数,且更易出现髓外浸润;B-ALLCD34表达阳性率高于T-ALL;
   2、成人ALL早期复发率高,长期预后差,T-ALL较B-ALL更差;
   3、诱导缓解治疗应用L-ASP可以提高成人ALL患者的CR率;院外维持治疗及巩固治疗应用Hyper-CVAD的A/B方案可以延长患者的无事件生存率;
   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WBC计数、HGB含量、CNSL、巩固治疗时应用Hyper-CVAD的A/B方案及院外维持治疗与患者的EFS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越大、WBC计数越高、存在CNSL以及BCR/ABL融合基因阳性为成人ALL的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
   5、目前常规治疗对成人ALL总体远期疗效不佳,应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