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柯萨奇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后细胞内各种酶及病毒滴度的变化情况
【6h】

柯萨奇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后细胞内各种酶及病毒滴度的变化情况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结果

1 体外培养C57BL/6小鼠心肌细胞情况

2 取柯萨奇病毒感染小鼠心肌细胞后不同时间点的细胞上清液,测定心肌酶类情况

3 取柯萨奇病毒感染小鼠心肌细胞后不同时间点的细胞上清液,感染Hela细胞后,测定到病毒滴度情况

附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柯萨奇病毒与病毒性心肌炎研究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柯萨奇病毒的B组(CVB)是侵犯人类心肌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首位病原体,其中尤其3型(CVB3)最常见。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常见传染病,在成人呈散发。感染后可出现发热,发病后可引起突然的、急性心力衰竭,死亡率高。病毒性心肌炎可发展为扩张性心肌病。CVB3导致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尚末完全搞清,现认为可能主要由病毒直接作用和病毒感染后引起机体高免疫炎症性反应所致。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目前临床缺乏有效的预防手段与特异的治疗药物。对CVB3感染的过程和机体变化情况的研究,尤其是对CVB3感染后心肌细胞的变化情况的进行深入研究,探计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及发展过程,有可能为临床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1、C57BL/6小鼠心肌细胞体外培养:无菌取C57BL/6小鼠心脏,剪碎,经胰酶及胶原酶消化后收集细胞,接种至6孔板中放入CO2培养箱内培养。小鼠抗B-actin抗体,小鼠抗vimertin抗体,小鼠IgG-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心肌细胞鉴定。
  2、小鼠心肌细胞感染柯萨奇病毒,心肌细胞培养至80%融合时,接种柯萨奇病毒,观察细胞病变情况,并分别于感染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6天,第8天,第10天收集细胞上清液,-30 C保存备用。
  3、收集到的细胞上清液分别测定肌钙蛋白(cTnI),超敏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红蛋白(MYO),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含量。
  4、收集到的细胞上清液分别用Hela细胞测病毒滴度。
  结果:
  1、体外培养小鼠心肌细胞生长良好,部分细胞有明显搏动,免疫组化染色,B-actin抗体呈阳性反应,vimertin抗体染色呈阴性反应符合心肌细胞染色特征。
  2、取柯萨奇病毒感染小鼠心肌细胞后不同时间点的细胞上清液,测定心肌酶类,结果可见第三天达到峰值,前3天呈上升趋势随后上升幅度不明显,并逐渐趋于平缓。
  3、柯萨奇病毒感染小鼠心肌细胞后,细胞病变不明显,取不同时间点的细胞上清液,感染Hela细胞,测定到病毒滴度,前3天有病毒产生,但滴度呈逐渐下降趋势,在第10天TCID50水平为0,提示心肌细胞不是柯萨奇病毒的主要敏感细胞,病毒直接损伤可能不是其主要致病机制。
  结论:CVB3是人类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原体。CVB3早期可对部分心肌细胞结构造成破坏,引起部分细胞内酶类释放并诱导细胞凋亡,但CVB3在心肌细胞内不增殖。随后细胞的直接损伤情况不明显。病毒性心肌炎可能主要是免疫病理损伤所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