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围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孕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研究
【6h】

围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孕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方法

结果

1 血栓前状态相关指标的比较

2 干预组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比较

3 干预组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的比较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低分子肝素在妊娠期的应用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围术期使用低分子肝素对具有深静脉血栓(DVT)高危因素孕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住院有DVT高危因素的择期剖宫产的孕妇150例和正常妊娠择期剖宫产的孕妇50例。150例有高危因素的孕妇随机分为三组:干预1组、干预2组、对照1组,正常妊娠50例为对照2组。干预1组50例在术前3-5天(术前24小时停药)和术后24小时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IU皮下注射每日1次,疗程3-5天,干预2组50例于术后24小时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IU皮下注射每日1次,疗程3-5天,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50例均不进行预防性抗凝。四组分别于术前及用药三日后检测PLT、PT、APTT、FIB、D-Dimer、 TXB2、vWF值。分别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术前及术后血栓前状态参数。比较四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结果:
  1、干预1组和干预2组用药三日后的D-Dimer、FIB值均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组和干预2组用药三日后的PLT、PT、APTT值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干预1组和干预2组TXB2、vWF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干预1组和干预2组无一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及体征。对照1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两例,对照2组发生一例。患者术后出现单侧或双侧小腿明显肿胀,患侧腓肠肌有明显压痛,彩超未见明显血栓形成影像,根据临床表现予以确诊。干预1组和干预2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干预1组与干预2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别。
  4、干预1组发生产后出血一例,干预2组发生产后出血两例,对照1组发生产后出血两例,对照2组发生产后出血一例。干预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围术期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治疗能显著改善孕产妇的血栓前状态,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在手术前和术后均使用低分子肝素与仅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治疗对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不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