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兔膝骨关节炎X线影像学动态分析及软骨细胞传代后膜电位的变化
【6h】

兔膝骨关节炎X线影像学动态分析及软骨细胞传代后膜电位的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兔膝骨关节炎X线影像学动态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骨关节炎兔软骨细胞传代后膜电位的变化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关节软骨中膜受体和离子通道的生物标记作用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滑膜炎、关节肌肉的萎缩和软骨下骨重塑等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尽管临床医生一直致力于改进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但因发病机理不清且不易早期诊断,治疗效果仍然欠佳。近年来,影像学检查在OA的诊断、疾病进展和治疗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常规X线摄影检查是简便、花费少、广泛应用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它能够检测到与OA相关的特征,比如软骨下骨硬化、骨赘、囊肿和关节间隙狭窄等变化。如能从X线片的表现确定OA的分期,将对OA的早期诊断起到很大的帮助。
  软骨细胞作为软骨的唯一细胞成分,其生物学变化和O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虽然是非兴奋性细胞,大量实验证实软骨细胞膜具有膜电位(RMP),软骨细胞的体积、增殖、分化和代谢等功能对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变化很敏感,细胞膜电位控制着通过膜离子通道进出的各种离子的流动,因此阐明膜电位的变化及其分子机制对于深入了解OA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OA的电生理研究中需要大量的软骨细胞,软骨细胞来源有限,而且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体外培养容易去分化,一般认为培养的前3~5代细胞可以维持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尚未有文献报道正常细胞和OA细胞传代后软骨细胞电生理特性如何变化,尤其是软骨细胞最基本的电生理参数—RMP在传代过程中的变化。
  我们采用Hulth法建立兔双膝OA模型,应用X线摄影技术对术前及术后的动物进行动态检查,观察了对照组和 OA组 X线片中不同表现,试图从X线片表现确定兔OA的分期。采用qRT-PCR技术,观察了对照组和OA组4代软骨细胞(P1~ P4)相关特征分子基因mRNA表达的改变;同时采用膜片钳技术,测定4代细胞的RMP。
  第一部分兔膝骨关节炎X线影像学动态分析
  目的:研究对照组及OA组兔术后不同时期的影像学表现。
  方法:应用Hulth法建立兔双膝OA模型,在术前至术后第12周的时间内,每隔2周应用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DR)对其进行形态学检查,通过观察膝关节的影像资料,并依据关节间隙比值、关节间隙角、骨赘的总个数等指标对其进行分析。
  结果:正位片可见,在12周时间内,对照组兔膝关节无异常表现。与术前相比,术后2周及术后4周的OA组兔膝关节无明显异常改变;术后6周,膝关节内侧缘唇状骨赘,关节间隙狭窄,以内侧为著,部分关节面出现骨质硬化;术后8周和术后10周骨赘数量增多,关节间隙狭窄和关节面硬化逐渐严重;术后12周,膝关节内侧出现较大骨赘,关节间隙明显狭窄,部分关节面骨质显著硬化。侧位片对照组及OA组均未见异常。与术前相比,OA组动物从术后第6周开始,膝关节间隙比值减小,膝关节关节间隙角增大,骨赘总个数也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
  结论:从X线片观察,Hulth模型兔6周之前处于OA的早期阶段,6周之后进入OA的中晚期阶段。
  第二部分骨关节炎兔软骨细胞传代后膜电位的变化
  目的:观察正常和骨关节炎( OA)兔软骨细胞传代后静息膜电位(RMP)的变化。
  方法:采用经典Hulth法,制作兔双腿OA模型。手术后12周,体外酶解分离膝关节软骨细胞,并传代培养。采用 qRT-PCR技术,观察了对照组和OA组4代软骨细胞(P1~P4)相关特征分子基因mRNA表达的改变;同时采用膜片钳技术,测定4代细胞的RMP。
  结果:对照组和OA组的P1~P3代细胞相似,呈卵圆形或多角形, P4代细胞以成纤维细胞样的梭形为主。分别与同组的P1代细胞相比,两组动物的 P2~ P4代软骨细胞的 II型胶原(COL2A1)和聚集蛋白聚糖(ACAN)的mRNA表达逐渐减少,而I型胶原(COL1A1)表达逐渐增多。与对照组P1代细胞相比,OA组P1代细胞COL2A1和ACAN的mRNA表达减少,软骨细胞 RMP值明显降低。分别与各组的 P1代细胞相比,对照组P4代细胞RMP数值减少,而OA组P4代细胞RMP数值增加。
  结论:正常和 OA软骨细胞传代后均会发生去分化现象,RMP可以作为描述去分化的指标,正常和OA软骨细胞培养前3代可以保持各自的生物学特性,适合软骨组织再生修复及OA疾病研究使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