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促排卵过程中AMH动态变化及其与促排卵结局相关性
【6h】

超促排卵过程中AMH动态变化及其与促排卵结局相关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和标本

结果

3 血清及卵泡液中AMH水平变化

4 血清及卵泡液AMH水平与COH结局相关性分析

附图

附表

讨论

1 降调节方案 Gn启动日血清AMH水平升高及分析

2 血清AMH水平在外源性Gn刺激下动态变化

3 取卵后3天血清AMH水平降低的意义

4 垂体降调节及卵泡液中AMH水平对卵母细胞的影响

5 血清AMH水平预测卵巢反应及COH结局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抗苗勒管激素的临床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及卵泡液(follicular fluid, FF)中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 AMH)在降调节方案及非降调节方案两种促排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原因;分析降调节方案中Gn启动日时血清AMH水平升高的原因;分析取卵后3天AMH水平持续降低的原因及意义;探讨血清及卵泡液中AMH水平与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COH)结局的相关性及卵泡液中AMH水平对卵母细胞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5年7-12月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因输卵管因素和/或男方因素行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降调节方案组38例和非降调组38例。两组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于前一月经周期D2/3(基础日)、降调节期间月经D2/3、垂体降调节标准(本中心为18天)后即启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日(Gn启动日)、促性腺激素刺激第5天(Gn5天)、诱发排卵日(hCG日)、取卵前1天和取卵后3天抽取所有研究对象静脉血。取卵日当天收集患者直径≥18mm(大)、14-17mm(中)、<14mm(小)卵泡液。并记录及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础窦卵泡数(AFC)、体重指数(BMI)、基础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Gn天数、Gn用量、hCG日E2水平、获卵数、MⅡ卵数、2PN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分析血清及卵泡液中AMH水平与AFC、Gn用量、hCG日E2水平、获卵数、MⅡ卵数、2PN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的相关性。
  结果:
  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两组患者的年龄、AFC、不孕年限、BMI、基础FSH、LH、E2和P等一般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COH方案Gn用量、hCG日E2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降调组Gn用量2110.20±150.00 IU多于降调节方案组1998.68±154.76 IU。非降调组MII卵数、2PN受精数、可利用胚胎和优质胚胎略高于降调节方案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降调节方案组Gn天数、获卵数略高于非降调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2.降调节方案组: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GnRH-a)约10天左右,即降调期间月经D2/3天血清AMH水平有下降趋势,但与基础D2/3天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继续降调节18天即达到降调节标准后血清AMH水平在Gn启动日(5.15±1.64 ng/ml)较基础日(3.79±1.65 ng/ml)显著升高。降调节方案组血清AMH水平随外源性Gn使用逐渐下降,Gn启动日AMH水平5.15±1.64 ng/ml与Gn5天3.53±1.33 ng/ml亦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
  3.非降调节方案:非降调节方案组随外源Gn使用血清AMH水平逐渐降低。与降调节方案组类似。
  两种COH方案中随着外源性Gn使用血清AMH水平有统计学差异的是Gn启动日和取卵后3天(P<0.01)。降调节方案组Gn启动日AMH水平5.15±1.64 ng/ml显著高于非降调组基础 D2/3天3.70±1.89 ng/ml(P<0.01)。
  4.卵泡液中AMH水平:随卵泡直径增大,卵泡液中AMH水平逐渐降低。两COH方案中只有大卵泡液与小卵泡液之间AMH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1),中卵泡液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降调节方案组大卵泡液与中卵泡液的AMH水平显著高于非降调组,降调节方案组小卵泡液的AMH水平低于非降调组。
  5.AMH水平与COH临床相关指标分析:与AFC、Gn用量相关性最强且有统计学差异的是基础日AMH水平(r=0.29;r=-0.33;P<0.05);与获卵数、MⅡ卵数、可利用胚胎相关性最强且有统计学差异的是Gn5天AMH水平(r=0.29;r=0.28;r=0.43;P<0.05)。
  与AFC、Gn用量及可利用胚胎有相关性且有统计学意义的是中卵泡液的AMH水平(r=0.24;r=-0.26;r=0.33;P<0.05),大卵泡液与2PN数、小卵泡液与MⅡ卵数有相关性且有统计学意义(r=-0.11;r=0.10;P<0.05)。血清及三种卵泡液的AMH水平都与hCG日E2水平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血清AMH水平在整个COH过程中呈显著的动态变化:垂体降调节可显著升高血清AMH水平,预测卵巢反应性,决定Gn启动剂量,增加可募集窦卵泡数及改善同步化,提示可依此调整外源性Gn用量,避免卵巢高反应。外源性Gn使用后血清AMH水平逐渐降低。Gn5天血清AMH水平可较好预测IVF临床结局。垂体降调节及卵泡液中AMH水平对卵母细胞的治疗有一定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