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RRT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内皮细胞通透性作用的研究
【6h】

CRRT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内皮细胞通透性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研究方法

3 实验原理

4.4 实验过程

5 数据分析

结果

2 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一般特点的比较

3 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血浆标志物浓度的比较

4 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临床指标的比较

5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液体入量、尿量和液体平衡的比较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内皮细胞多糖包被的功能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关系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患者血浆内皮细胞功能的标志物血管生成素-1(Angigenin-1,Ang-1)和多糖包被标志物多配体聚糖-1(Syndecan-1,SDC-1)浓度水平,结合患者的临床诸多指标的变化水平,观察CRRT对改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中内皮细胞通透性的作用。
  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入住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e,ICU)明确诊断为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即符合脓毒症的诊断标准又满足KDIGO分期基础上的急性肾损伤(1、2期),除外其他非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如造影剂及其他肾毒性药物相关性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共计29例。所有入选患者入住ICU后均连接心电监护仪,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监测患者心率、体温、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等。在充分征得家属的同意后,对照组给予脓毒症集束化治疗,试验组在脓毒症集束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CRRT的治疗模式及参数:CVVH模式,前稀释90%,治疗剂量:35ml/kg/h,液体策略:机器零平衡。入科0h、12h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针4100iu皮下注射。分别收集0h、12h时刻点的以下指标,包括:血浆乳酸(Lac)、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平均动脉压(MAP)、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肌酐值(Scr)、脑钠肽(BNP)、液体入量、尿量、液体平衡量,记录机械通气天数和ICU住院时间一系列临床指标。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于入科0h、4h、12h采集外周静脉血2ml,放入含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采血管内,进行离心,去除沉淀物,离心2000dr/min,持续时间30分钟,取上清液分别置入1.5mlEP管内,置入-80℃度冰箱保存。所有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技术,测定患者血浆中血管生成素-1(Angigenin-1,Ang-1)和多配体聚糖-1(Syndecan-1,SDC-1)浓度水平。
  结果:
  1.患者的入选流程及分组情况
  本研究共对40例患者进行了筛选。其中,2例存在抗凝禁忌,2例存在慢性肾功能损害,3例存在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2例存在高钾血症,1例存在数据缺失,1例存在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最终29例符合纳入标准。在充分征得家属的知情同意后,其中,有15例患者最终纳入试验组,有1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见Fig.1)
  2.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一般情况特点的比较
  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病情危重程度相近,对照组与试验组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8.43±4.42和20.53±6.90,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10)。对照组与试验组的SOFA评分分别为6.00(3.00)和7.00(1.00),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576)。对照组和试验组性别(P=0.897)、年龄(P=0.600)、身高(P=0.529)、体重(P=0.574)差别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Table2)
  3.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血浆标志物浓度的比较
  0小时、4小时、12小时对照组 Ang-1浓度(pg/ml)分别为283.90±144.90、352.26±110.01和523.60±141.63,试验组的Ang-1浓度(pg/ml)分别为300.79±226.27、430.22±266.88和531.30±246.98。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中0小时的Ang-1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121)。4小时和12小时的Ang-1浓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3和0.019。0小时、4小时、12小时对照组SDC-1浓度(pg/ml)分别为5031.02±2863.84、5416.85±3332.89和5521.67±3086.21,试验组SDC-1浓度(pg/ml)分别为4667.14±2506.71、4634.45±2700.60和4764.96±2498.37。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中0小时(P=0.715)、4小时(P=0.531)、12小时(P=0.377)的SDC-1浓度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4小时、12小时的SDC-1的浓度呈下降趋势。(见Table3)
  4.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临床指标的比较
  对照组和试验组0小时、12小时的血浆乳酸水平,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肌酐值,脑钠肽,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机械通气天数(天)分别为4.50(2.50)和4.00(2.0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312),未发现早期开展CRRT,对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有影响。对照组和试验组的ICU住院时间(天)分别为8.86±2.54和8.38±1.56,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569),未发现早期开展CRRT,对患者ICU的住院时间有影响。(见Table4)
  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液体入量、尿量和液体平衡的比较
  对照组和试验组的4小时的单位体重液体入量(ml/kg)分别为29.61(11.30)和26.95(6.75),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89)。对照组和试验组12小时的单位体重液体入量(ml/kg)分别为43.99(14.95)和37.23(11.8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对照组12小时内的液体入量总量为2951.50(569.00)ml,试验组12小时内的液体入量总量为2515.00(567.00)ml,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对照组和试验组的4小时的尿量分别为120.00(141.25)ml和70.00(270.00)ml,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431)。对照组和试验组的12小时的尿量分别为480.00(548.50)ml和278.00(706.00)ml,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93)。对照组和试验组的4小时的液体平衡量分别为1880.00±473.45ml和1676.90±228.60ml,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49)。对照组和试验组的12小时的液体平衡量分别为2498.50±768.50ml和2094.45±581.82ml,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21)。(见Table5、Table6)
  结论:
  1.通过血浆标志物的水平的改变,提出CRRT对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内皮细胞通透性可能有改善作用。
  2.对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早期开展CRRT,可能利于优化容量管理。
  3.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中,早期开展CRRT,未发现对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和ICU的住院时间有明显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