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左心房及肺静脉解剖结构与心房纤颤的关系研究
【6h】

左心房及肺静脉解剖结构与心房纤颤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写

前言

1材料

2统计学方法

结果

2组内标准型四支肺静脉主干之间的比较

3组间肺静脉开口各径线指标的比较

4 组间肺静脉的变异情况及发生率的比较

5左心房大小的比较

6心耳脊宽度的平均值的比较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肺静脉解剖结构与心房颤动的关系研究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因其可以导致血栓形成及心力衰竭,成为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为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有学者发现,肺静脉的异位起搏点发放冲动是房颤发作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术及冷冻球囊心房隔离术成为房颤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在最新的指南中对于阵发性房颤的手术治疗已作为I类推荐。无论哪种手术方式,我们均需了解肺静脉的大小、形态及解剖变异的情况,以决定手术方式及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这也使得人们开始重视对肺静脉解剖结构的研究。以往有研究报道了肺静脉的大小、形态、走行及主要变异类型,同时研究显示,肺静脉的个体差异性较大,变异率较高,但是肺静脉的解剖及变异与房颤的发生与发展间是否有关,并不十分确切。本研究旨在观察心房纤颤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左房及肺静脉的解剖特点及肺静脉的变异,并分析哪些解剖特点及变异可能与心房纤颤有关。
  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患者188例,其中阵发性房颤患者128例,持续性房颤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46例。所有研究对象均应排除下列疾病:
  1)需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瓣膜病房颤;
  2)肺动脉高压:
  3)纵隔及肺内病变;
  4)心包及胸腔积液;
  5)先天性及风湿性心脏病;
  6)有心肌梗死病史:
  7)除房颤外合并其它疾病引起心功能不全影响肺静脉结构。
  收集所有入院患者性别、年龄、病史、常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检查等结果,并均于术前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肺静脉及左房进行三维重建,通过后处理技术测量左房及肺静脉各径线值。
  肺静脉主要变异类型及测量指标的定义:
  1)肺静脉共干:在标准型4支肺静脉的基础上形成肺静脉共同开口,或同侧肺静脉间距小于5mm;
  2)副肺静脉:在标准4支肺静脉基础上出现1支或更多支肺静脉;
  3)开口分支:缺乏肺静脉主干而分支直接开口于左房,或分支距离左房-肺静脉交界处小于5mm。
  4)肺静脉开口不圆度:(最大径-最小径)/最大径,不圆度越小,肺静脉开口形态越接近圆形;
  5)肺静脉干的长度:肺静脉开口至其第一分支的距离。
  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若服从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即x± s;若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即M(Q R)。服从正态性及方差齐性的数据应用单样本因素方差分析,不服从正态性的数据应用符号秩和检验, 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1.组内标准型四支肺静脉主干之间的比较:
  1.1.房颤组患者中(包括阵发组及持续组),肺静脉开口最大径:左上肺静脉(Left superior pulmonary vein,LSPV)最大,其次为右上肺静脉(Right superior pulmonary vein,RSPV),左下肺静脉(Left superior pulmonary vein, LIPV)及右下肺静脉(Right inferior pulmonary vein,RIPV)最小;肺静脉开口最小径:RSPV及RIPV最大,其次为LSPV,LIPV最小;肺静脉开口的平均直径、周长及面积:RSPV及LSPV最大,其次为RIPV,LIPV最小;肺静脉开口不圆度:LSPV及LIPV最大,其次为RSPV,RIPV最小;肺静脉干的长度从大到小依次为:LSPV、LIPV、RSPV、RIPV。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正常对照组中,肺静脉开口最大径:RSPV及LSPV最大,其次为RIPV, LIPV最小;肺静脉开口最小径、平均直径、周长及面积:RSPV、RIPV及LSPV大于LIPV;肺静脉开口不圆度:LSPV及LIPV最大,其次为RSPV,RIPV最小;肺静脉干的长度:LSPV及RIPV最大,其次为RSPV, RIPV最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2.组间肺静脉开口各径线指标的比较:
  2.1.三组中,左侧上、下肺静脉开口的最大径、最小径、平均直径、开口周长及开口面积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组大于正常组及阵发组;右侧肺静脉开口上述径线结果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肺静脉开口不圆度的比较,三组间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3.肺静脉干长度:RSPV及LIPV均为正常组及阵发组大于持续组(P<0.05),RIPV及LSPV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2.4.同侧肺静脉开口之间的距离:阵发组及持续组均大于正常组(P<0.05)。
  2.5.持续组中按房颤持续时间分为三组:A组:>7天且<1个月;B组:≥1个月且<1年;C组:≥1年。三组间肺静脉各径线值、肺静脉开口之间的距离及肺静脉干长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3.组间肺静脉的变异情况及发生率的比较:
  3.1.肺静脉共干发生率:正常组:32.6%,阵发组:25.0%,持续组:23.3%。三组间变异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3.2.副肺静脉发生率:正常组10.9%,阵发组:15.6%,持续组:25.0%。房颤患者发生率大于正常人,但三组间未得到统计学差异(P=0.12)。
  3.3.开口分支发生率:正常组6.5%,阵发组:23.4%,持续组:28.3%。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房颤患者复杂分支发生率大于正常人。
  4.组间左房各径线值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房上下径为持续组及阵发组均大于正常组,左房左右径、前后径及左房容积均为持续组大于阵发组大于正常组。持续性房颤患者按持续时间分组,左房各径线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5.组间心耳脊宽度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持续组及阵发组心耳脊的宽度均大于正常组。
  结论:
  1.房颤患者RSPV及LSPV的平均直径、周长及面积最大,LIPV最小;正常组LIPV明显小于其他三支肺静脉;无论房颤患者或正常人,四支肺静脉中RIPV最圆,其次为RSPV,LSPV及LIPV不圆度最大;肺静脉干的长度从大到小依次为:LSPV、LIPV、RSPV、RIPV。
  2.持续性房颤患者左侧肺静脉开口大于阵发性房颤患者及正常人;右侧肺静脉开口三组间无明显差异。
  3.房颤患者同侧肺静脉间距较正常人增大。
  4.房颤患者肺静脉共干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副肺静脉的发生率较正常组更高,房颤患者开口分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
  5.房颤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左房明显增大;持续性房颤患者较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增大更明显,以左右径及前后径扩大为主。
  6.房颤患者心耳脊较正常对照组更宽。

著录项

  • 作者

    吕晴;

  • 作者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学科 内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郑红梅;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41.75;
  • 关键词

    心房纤颤; 肺静脉; 左心房; 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