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北省竞技武术散打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6h】

河北省竞技武术散打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1.1选题依据

1.2研究目的、意义

1.3研究现状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2.2.2访谈法

2.2.3问卷调查法

2.2.4数理统计法

2.2.5逻辑分析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河北省武术散打教练员的基本情况分析

3.1.1年龄情况

3.1.2执教年限

3.1.3文化程度

3.1.4岗位培训

3.1.5科研情况

3.1.6教练员的来源

3.2运动员情况分析

3.2.1运动员未来出路的意向

3.2.2运动员文化学习状况

3.2.3运动员对散打的兴趣

3.3训练情况

3.4训练场地、器材

3.5经费来源

3.6运动员选材

3.7心理训练

3.8家长支持情况

3.9医务监督

4河北省武术散打后备人才培养的对策

4.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4.2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教练员自身素质,规范管理

4.3建立散打运动选材及评价系统

4.4改善训练条件

4.5适应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

4.6增加资金投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4.7家长支持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6注释与参考文献

7.附件

致谢

展开▼

摘要

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在一定的条件限制下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和相应的攻防技术进行徒手格斗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9年试点以来已经二十多年了。目前散打运动在我国发展很快,运动水平不断提高。自河北省组队以来在国内取得了不错的运动成绩。从近些年来看河北省的散打运动水平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省份,河北省在近年的大赛中成绩不佳,处于下游,这与河北省的散打后备人才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问题,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技体育发展才有后劲。 本文通过2006年河北省武术散打运动会比赛,对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了调查,从中了解河北省的竞技武术散打培养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河北省竞技武术散打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更好的促进河北省散打运动水平。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北省竞技武术散打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河北省散打教练员队伍高学历人数较低,参加岗位培训偏少,科研水平差,但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有一定的执教经验。 2、河北省散打的场地、器材整体上能够满足训练要求,但按照标准要求的训练场馆不多。 3、教练员在后备人才的选材方法上采用以经验选材为主要手段,大部分教练员没有与科学选材结合起来,不能为训练提供真实有效的反馈信息,影响了训练计划的顺利进行,不符合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 4、河北省散打教练员大部分只是以短期的训练计划为主,很少采用年度、多年训练计划,缺少长远规划。 5、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很少运用心理训练与其他训练方法相结。 6、河北省散打后备运动员学习时间少于普通学生,后备人才的文化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著录项

  • 作者

    贾朝辉;

  •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
  • 学科 民族传统体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乃虎;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852.02;
  • 关键词

    武术散打运动; 后备人才; 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