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早期维新派重民思想研究
【6h】

早期维新派重民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一、早期维新派重民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思想渊源

(一)历史背景

1、民族希机——富强之路

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要求

3、西学东渐——对西方认识的加深

(二)、思想渊源

1、中国早期民本思想

2、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

3、西方民主政治、经济、教育制度与理论

二、早期维新派重民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抨击君主专制,打破君民尊隔

(二)限制君权、提高民权

(三)具有近代资本主义内容的“富民”主张

(四)主张教民以提高民的素质、开启民智

三、早期维新派重民思想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早期维新派是一些爱国重民的思想家,他们在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发生时期所提出的变法自强的主张中,贯穿了一种与传统民本思想有别的新的重民思想。本文运用考据与实证、比较、阶级分析及定性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早期维新派重民思想进行了分析与研旧迹力图对这一进步思想有准确的把握。 文章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一、早期维新派重民思想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渊源。早期维新派重民思想是在民族危机逐步深入的历史背景之下,在国内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经济基础之上,以中西文化交流深入开展为契机形成的一种旨在寻求国家富强的进步思想。这一思想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民本思想。它是早期维新派重民思想的厚实根基,包括中国早期民本思想和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二是西方的民主政治、经济和教育制度与理念。他们是早期维新派重民思想能够突破传统民本思想和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而有所创新的重要因素。 二、早期维新派重民思想的基本内涵。这是文章的主要部分,分为四点。一是抨击君主专制,打破君民尊隔。这是早期维新派重民思想的理论基础。二是对君主的权力提出各种限制性措施,削弱君权,相对的增加了官绅民的权利。三是在改变“重农抑商”、“重义轻利”等传统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近代资本主义内容的“富民”主张。四是主张采用新式教育培养教育广大民众,提倡通过教育的社会化、全民化,提高人民的能力与素质,开启民智。 三、早期维新派重民思想的特点与历史地位。早期维新派重民思想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明显的过渡性;鲜明的爱国性;各基本点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和不平衡性。早期维新派的重民思想在近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首先,它是早期维新思想突破洋务思想的重要标志。其次,早期维新派重民思想中的若干理念为其后的维新派所继承和发扬,为戊戌时期民权思想的高涨提供了思想基础。戊戌时起的“民权”、“民生”、“民智”思想正是这种重民思想轨迹的继续和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