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目标状态和时间信息表征对情境模型加工的影响
【6h】

目标状态和时间信息表征对情境模型加工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1文献综述

1.1语篇阅读的认知研究进程

1.1.1语篇阅读认知研究的兴起

1.1.2知识表征论

1.1.3建构-整合模型

1.1.4基于建构论的更新追随假设

1.1.5最小限度假设

1.1.6记忆基础加工观

1.2情境模型的研究概述

1.2.1情境模型的提出

1.2.2情境模型的研究假设和结构

1.2.3情境模型的加工过程

1.2.4情境模型表征的实质

1.3情境模型中的时间距离研究

1.3.1内外效应

1.3.2顺序和回溯事件中的距离远近效应

1.3.3时间距离与动态表征观

1.4情境模型中的时间转换研究

1.4.1场景模型

1.4.2时间话语解释原则

1.4.3强印象似设

1.5时间距离、时间转换对情境模型加工影响的差异

1.6情境模型中的目标状态研究

1.6.1目标状态在情境模型加工中的作用

1.6.2目标状态的更新

1.6.3目标状态的推理

2问题提出

3实验

3.1实验1

3.1.1研究目的

3.1.2研究工具

3.1.3被试选取

3.1.4实验材料

3.1.5实验设计和程序

3.1.6实验结果和分析

3.1.7讨论

3.2实验2a

3.2.1研究目的

3.2.2研究工具

3.2.3被试选取

3.2.4实验材料

3.2.5实验设计和程序

3.2.6实验结果和分析

3.2.7讨论

3.3实验2b

3.3.1研究目的

3.3.2研究工具

3.3.3被试选取

3.3.4实验材料

3.3.5实验设计和程序

3.3.6实验结果和分析

3.3.7 讨论

4综合讨论

4.1目标状念与情境模型的加工

4.2时间信息表征与情境模型的加工

4.3目标状态和时间距离对回溯事件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语篇阅读是人们生活中获取有关信息的一种重要认知活动,对语篇阅读中信息的加工一直是认知心理学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心理学界对语篇阅读的研究集中在对情境模型表征的探讨上。情境模型是读者在语篇阅读当中所形成的深层次的心理表征,它包含多个维度(时间、空间、因果、目标、主角),维度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当前对情境模型中目标维度的研究主要围绕目标状态的追踪而展开,对时间维度的研究集中于时间转换和时间距离的表征。而实际上情境模型的建构和更新是受多维度共同作用影响的。本研究旨在将目标状态因素分别与时间距离、时间转换因素结合起来,考察目标状态和时间信息表征是如何影响情境模型加工的,并初步探索目标状态和时间信息表征对情境模型中回溯事件建构的影响,以期丰富人们对情境模型表征的认识,并对进一步揭示语篇阅读的认知活动规律有所帮助。 本研究采用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以记叙性短文为实验材料,通过记录探测句的阅读时间进行了3个实验。实验1的结果表明:时间转换的增大加剧了读者对信息更新的难度,但未达成目标仍促进了信息的整合。实验2a的结果表明:时间距离表征有助于读者对目标进行持续的追踪;未达成目标促进了信息的整合,并削弱了时间距离的远近效应。实验2b的结果表明:在回溯事件的建构中,读者把回溯事件表征为时间距离的背景信息;未达成目标促进了信息的更新,但是并不能有效地对时间距离表征产生影响。总之,未达成目标易化了信息的整合;时间转换对未达成目标的持续性表征起到了干扰作用;时间距离信息对未达成目标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