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写述法提高科技翻译自然性的研究
【6h】

以写述法提高科技翻译自然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科技翻译是对客观知识的表达,所以属于交际翻译的范畴,应该获得动态对等。虽然科技翻译有很多自己的特色,但是关键的特点是其没有文化障碍。所以很多学者认为科技翻译是比较容易的。这种说法对于西方语言之间的翻译是正确的,但是对于跨语系翻译而言,则是非常困难的,正如奈达(2004)所说“这对于现代印欧语系之间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对于那些远离西方科学体系的语言来说是相当困难的”。而这种困难正是中国译者经常碰到的。 很多中国学者著书试图来解决这种困难,其中许多是对个人经验的描述,而且基本都是探讨如何进行文字与文字之间的转换。本文意在探索出一个生动的目标语言的过渡阶段以帮助译者。 科技翻译没有文化方面的限制,作者和译者都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也就是说在写作时存在一个统一的话题(universal discourse/proposition),既是作者的基础也应该是译者的基础。利用科技翻译的这种特殊性,可以设计一个过渡的阶段(目标语言形式)帮助译者接近这一统一话题,同时帮助译者脱离原文的文字结构限制。这便是本文的目的。据此展开了研究。 翻译的过渡阶段最好来自统一话题。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翻译是不能直接由源文本直接转化而来的,要有一个过渡阶段。对于过渡阶段描述各有不同:Tancock认为翻译应该来自译者头脑中的画面;中国学者朱庆认为,科技翻译应该将着重点放在“思想(thought)”上而非文字本身。两位学者所描述的过渡阶段指的都是统一话题(Universal discourse/proposition)而不是文字本身。因为该话题是和语言无关的,所以如果译文是从这一唯一的话题出发,那么译文将会更加自然而且实际上也更加准确。 科技翻译可以采用文体转换的方式进行。从一个目标语言的散文形式作为过渡阶段转换成科技翻译。这种文体转换对于一个译者而言效率是非常高的。通过这种文体转换而来的科技翻译是自然的,可以没有翻译痕迹,因为并非直接来自原文。 用哪种形式的语言来转换最好呢?答案应该是“叙述”。叙述-讲故事-能力是人们自然拥有的能力,而且将原文所要表达的客观事实进行完整叙述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信息。再者,叙述本身是一个“意义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激发的过程,通过叙述可以激发译者目标语言的潜能或语言直觉。这样通过叙述所形成的文字,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翻译中出现的“困境”,可以帮译者从容地写出译文。 在进行叙述时,要采取最能激发语言感觉的方式,这就是自由写作方式。当代写作研究把自由写作提高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认为自由写作不仅可以帮助写作,而且本身也是一种写作。众所周知,自由写作具有“激发”能力,这里更重要的是其功能是“表达功能”,因为表达功能的写作是其它写作的基础。当我们生动的将客观事实描述后,通过语言直觉便可以写出我们的作品了。 自由写作式的叙述作为过渡阶段(写述法)可以使译文自然而且还能保证其忠实性。“写述法”翻译的过程是:1)读懂并理解原文内容;2)用自由写作的方式用目标语言对该话题进行叙述;3)根据叙述形成的文字组织语言形成初步翻译稿;4)对照原文进行检查并进行文字调整。 经过实践应用,表明了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提高翻译的自然性,还能保证译文的忠实性。 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介绍。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对科技翻译、翻译中间过程、交际翻译、叙述、自然性及自由写作的理论进行了论述。 第三章为方法理论依据部分,对翻译方法中各种采用中间过程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由此逐步引入并论述了“写述”法,并阐述了其能提高科技翻译的自然性的原理。 第四章为方法的实际应用部分,在该章中引用了各种翻译例子,并与其他译文进行了比较,在探究其提高科技翻译的自然属性的同时也研究了翻译作品的忠诚属性。 第五章为结论部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