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中国文化多元化的困境及其出路
【6h】

当代中国文化多元化的困境及其出路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境域中的文化多元化

(一)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

1.何谓社会转型

2.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界定

(二) 当代中国文化多元化

1.时空压缩与多元价值对话

2.文化多元化景观

二、 文化多元化困境的哲学批判

(一) 文化多元化涵义

(二) 文化多元化困境的理论根源

1.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断裂

2.从“一神”到“多神”

(三) 多元文化中的悖论

1.技术理性(工具理性)与人本主义精神

2.文化自足性与文化结构性

3.文化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

三、 文化多元化困境的消解策略

(一) 理论上——综合文本分析基础上的现代宽容与建设

1.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立场

2.主张一种现代宽容

3.坚持一种综合文本分析

(二) 实践上——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葆有张力

2.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3.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集中表现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社会文化的转型既是社会转型的内在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基于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的相对独立性而深刻影响着社会转型的方向,制约着社会转型的进程。文化的多元化是当前社会文化转型的主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解读当前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内在机制、梳理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脉络,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着眼于当代社会转型的深刻事实,把理论的分析建立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之中,从事实层面到理论层面力图对当代社会转型作出全面的分析,进而引导到作为社会转型重要内容的文化转型、文化多元化的论述中来。在研究中,本文将重点采用总结归纳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力图从全方面、多角度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多元化从哲学层面进行深入解读,这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任何理论的形成既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深刻反映,也是对传统的思想源泉、思维方法的承继。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各个社会阶层和不同社会利益主体的逐渐分化、多元文化对传统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的冲击、新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尚未健全、多元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冲突与交融,形成了不同于以往中国文化多元化的新态势,构成了当前我国社会文化多元化的新景观: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等不同文化同时并存。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冲突、融合成为当前我国文化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其中,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多元化中的主要表现形态。多种文化形态间的相互作用使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面临诸多困境。
   17世纪以前,西方的政治理论的基础是一元主义的哲学,18世纪的加巴蒂斯塔·维柯开多元文化主义之先河,经孟德斯鸠的多元意识,到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再到柏林的自由民族主义,他们一起为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而后现代主义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和人类中心论的解构和颠覆以及对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尊重,使多元化的思想逐渐成为社会文化的基本原则。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将哲学的研究方法贯穿始终是本文的另一特色,当我们对文化多元化所带来的自由与困惑进行哲学思考后,认为难有具有多元化的胸怀、理性化的思维、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理性地对待人类文化,才是新时代文化转型时期我们坚持的正确抉择。因此,选择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立场,主张一种现代宽容,坚持一种综合文本分析的方法,并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葆有张力,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坚持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理念,来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民族凝聚力,是我们明智的选择。分析中国文化多元化存在形式,指出中国文化多元化面临的困境,旨在寻找可能的出路,寻找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文化支撑——共同价值取向。
   对当代中国文化多元化的哲学解读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为我们解决当前文化多元化所带来的文化形态与价值选择的冲突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