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企业隐性知识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及其对策研究
【6h】

企业隐性知识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及其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 隐性知识研究综述

2. 基于隐性知识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3.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综述

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 研究内容

2.创新点

一、 企业隐性知识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 企业隐性知识

1. 知识及其分类

2. 企业隐性知识的界定

3. 企业隐性知识的特征

4. 企业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比较

5. 企业隐性知识的分类

(二) 企业自主创新理论

1. 企业自主创新内涵

2.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

4.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结构关系

(三) 基于企业隐性知识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隐性知识特性

2. 企业隐性知识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系

二、 企业隐性知识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

(一) 企业隐性知识的获取与整理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

1. 获取源的协同丰富和完善企业隐性知识体系,促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2. 载体的协同系统化企业隐性知识,进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 企业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

1. 供、需双方的协同为企业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提供前提,从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 内、外隐性知识网为企业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提供平台,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三) 企业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保障

1. 隐性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

2. 企业隐性知识的转化创造和更新隐性知识体系,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四) 企业隐性知识的应用与创新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

1. 积累、应用、创新的协同盘活企业隐性知识,转化为动态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 技能类和认知类隐性知识的协同,促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协同提升

三、 挖掘和利用企业隐性知识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 基于企业隐性知识获取源协同的外部合作和内部建制

1. 加强与企业外部隐性知识获取源的合作和互动

2. 建立健全促进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积累再生的内部机制

(二) 基于企业隐性知识共享中供需方协同的供方建制和需方建组

1. 针对供给方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

2. 针对需求方充分发挥非正式共享的作用

(三) 基于企业内、外隐性知识网的内网交互和外网关联

1. 加强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网网内的交互

2. 加强企业间隐性知识网网内的关联

(四) 基于企业隐性知识积累、应用、创新协同的市场需求牵引和企业自主牵引

1. 市场需求牵引

2. 企业自主牵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产业成为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随之信息和知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与此同时,人类进入了一种有别于工业经济时代的新型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与生产资料、劳动力并重的资源,并动态地贯穿于物质生产的各个环节,全面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是产品附加值的关键,是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因此,建立全新的知识价值观势在必行。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主席将自主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新高度,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代表了自主创新主体的宏观层面,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企业自主创新则是对自主创新在微观层面的诠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保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重要资源,其作用甚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战略性资源、创新资源。企业对知识资源的有效获取、充分利用和创新,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力的关键。所以,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是知识创新。
   英籍犹太裔物理化学家、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首次将人类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以文本、图表等已编码、系统化的形式存在,具有可确知性,易于通过沟通而获取、分享和整合;隐性知识通常是难以通过语言、文字、图像等方式形式化的知识,是一种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高度个性化、相对主观的知识,它根植于人的行为本身,源于实践和经验,受所处环境和背景的约束,不易沟通、传播或分享。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电子信息通道获取大规模的显性知识,并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对其进行高效地管理和利用,并有目的的创新。在我们对显性知识的获取、利用和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并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我们发现,企业知识的90%是隐性知识,而只有10%是显性知识。企业往往都十分重视对显性知识的利用,隐性知识因其难表达、不易编码、传播或分享,经常被大部分企业所忽略,或企业已注意到隐性知识的存在却因其不易传播或分享而忽视对其的管理和利用。
   我国学者对隐性知识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长期以翻译国外文献为主,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方面问题的提出,隐性知识的内容才进入国人视野。企业隐性知识是企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优先性,所以企业知识更新的关键是企业隐性知识的应用和创新。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鉴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是知识创新,而企业知识更新的关键是共享、流转于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企业隐性知识的应用和创新。所以,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其形成与提升则是基于企业隐性知识的获取与整理、交流与共享、流动与转化、应用与创新的周而复始又螺旋上升的循环过程中的。但鉴于企业隐性知识的情境依赖性、难言性、非系统性、垄断性等特征,企业隐性知识现在未被企业充分挖掘和利用。
   因此,本文将企业隐性知识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机结合,探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隐性知识特性,并基于企业隐性知识的特点,探讨企业隐性知识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挖掘和利用企业隐性知识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这对于克服企业只重视显性知识,而忽视企业隐性知识,对推进隐性知识的研究,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