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形神兼备——水墨画气韵与用笔的再认识
【6h】

形神兼备——水墨画气韵与用笔的再认识

代理获取

摘要

南齐谢赫在《画品》中所创发的“六法精论”,不但是我国美术思想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石,而且是我国古代绘画经验的系统总结,具有“俯遗则于来叶”的理论价值[1]。谢赫说:“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这里面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基本特点做出了明确阐释,同是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最高艺术准则和构成中国绘画艺术的基本要素做出了提出。
  “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在中国古代美学中是一个极具民族特色、影响深远的重要范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正式提出,在艺术批评以及艺术理论中被广泛应用。而衡量艺术品成功与否的尺度和准绳之一就是“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的有无。
  “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所以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普适性。我们对“气韵”“骨法”诞生时期特定的时代背景、美学趣味和理论发展状况进行了剖析。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有一代之理论,从剖析中可以看出,“气韵”“骨法”范畴诞生在六朝时期并非偶然,是时代的“合力”催生了这一范畴。标志了“气”“骨”的概念从哲学上的宇宙生命本源意义转化到审美的艺术生命本体意义的完成,扩伸至有生命的艺术形象之整体动态结构以及其所显示的余味悠长的审美趣味。
  “气韵”“骨法”虽然是一个古代美学范畴,但是仍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对我们今天进行其整理和发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认为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文艺作品审美价值的确立,二是对文艺活动主体审美自觉的提升。我们的社会追求的是创建和谐文化,在中国文艺作品中,希望“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可以使艺术作品实现对美的追求,发挥“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国民精神的功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