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中地理教育实践研究
【6h】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中地理教育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综合法

1.3.4 比较法

1.4 本文创新点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

2.1.3 学校地理教育

2.2 理论依据

2.2.1 建构主义

2.2.2 系统论

2.2.3 文化地理学

3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中地理教育中的意义

3.1 有利于宣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文化精神

3.2 有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爱国爱乡的民族情怀

3.3 有利于实现地理教学生活化,丰富教学内容

3.4 有利于增加地理课堂趣味性,提升教学效果

4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高中地理课堂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4.1 调查情况介绍

4.2 调查问卷概况

4.3 调查数据及结果分析

4.3.1 教师问卷分析

4.3.2 学生问卷分析

4.3.3 综合分析

5 融入高中地理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5.1 教育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5.2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5.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理密切相联

5.4 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

6 实施策略

6.1 教师:增加知识储备,提升教学能力

6.1.1 教师要有充分的知识储备

6.1.2 利用“非遗”素材做好教学设计

6.2 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培养综合素质

6.3 地理教学内容:挖掘"非遗"资源,编写乡土地理

6.3.1 在教材中寻找课程结合点

6.3.2 编写乡土地理、开发校本课程

6.4 地理教学方法手段:借助信息技术,增加课堂色彩

6.4.1 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与现代教育技术学相结合

6.4.2 注重网络教学,建立“非遗”资源库

6.5 地理教学环境条件:营造非遗氛围,提供学习保障

6.5.1 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

6.5.2 创办“非遗”社团,活跃文化生活

6.5.3 开展非遗专题讲座,进行“非遗”研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它与物质文化同等重要,是我们中华民族现存的记忆,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积淀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承载着我国悠久的民族精神。然而在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时代,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多样化的经济体制中遭遇到很大冲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灭亡,这将导致我们失去祖先传承下来的灿烂文化,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与损失。
  正确的理解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尤其加强对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至关重要,他们是未来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掌握在年轻人手中。因此,在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非常必要。
  学校是实行非遗教育的重要场所,地理课程本身的综合性与地域性,更是使地理课堂成为非物质文化传播的不二之选。本文以河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主要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中地理课堂的意义;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对目前高中学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进行了了解与评估;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中地理课堂的可行性;最后,对河北高中在地理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提出了一些策略。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让青少年充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入地理视野,走进他们的心中,得到传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尽自己的一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