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国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1928-1949)
【6h】

民国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1928-1949)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气象研究所的创建、沿革与组织机构

(一)气象研究所创建的背景

1、中国古代气象观测历史与西方先进气象观测技术的传入

2、民国初年中央观象台的建立

3、竺可桢为推动气象研究所的建立做出积极的努力

(二)气象研究所的创建与沿革

1、气象研究所的创建

2、气象研究所建所北极阁

3、气象研究所在全面抗日战争前的发展

4、全面抗日战争时期的气象研究所

5、气象研究所在抗日战争结束后的现代转型

(三)气象研究所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2、机构设置

2、人员配备

(四)气象研究所的经费及运行情况

1、政府拨付经费及使用情况

2、其他经费来源

二、气象研究所的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才培养训练

(一)气象测候网的建立与发展

1、测候所建设初期的实践

2、直属测候所的建立

3、推动各地设立测候所

(二)气象通信网的建设与发展

1、全面抗日战争前的气象通信网建设

2、全面抗日战争时期的通信网建设

(三)开办气象训练班,培养气象人才

三、气象研究所的基本业务与科学研究

(一)气象观测业务

1、地面气象观测

2、高空探测

(二)天气预报与服务

1、全面抗日战争前的天气预报与服务

2、全面抗日战争时期的天气预报与服务

(三)其他业务

1、物候观测

2、地震测报

3、气象观测记录的搜集与整理

(四)气象研究所的科学研究

1、气侯学方面

2、天气学方面

3、大气环流方面

4、动力气象学方面

(五)对外合作与交流

1、参加西北科学考察团

2、参加第二届国际极年观测活动

四、气象研究所评析

(一)气象研究所的成就及其原因分析

1、气象研究所的成就

2、气象研究所取得成就的原因

(二)气象研究所的局限性及其制约因素

1、气象研究所的局限性

2、气象研究所发展的制约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气象学研究机构,在行政院中央气象局成立之前具有一定的气象行政管理职能,该所主导的全国气象测候网建设推动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气象事业近代化建设的进程。本文从气象研究所的筹建、运行及其主导的全国气象测候网建设、通信网建设情况入手,对中国气象事业近代化建设进行了梳理分析,着重考察了气象研究所成立的背景原因、业务水平、管理体制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情况。通过分析,提出西方气象科技的传播及相关专门人才的出现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竺可桢本人的推动、气象研究所同仁的共同努力、航空及水利事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推动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虽然在政出多门,经费紧张的不利条件下,气象研究所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该所仍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第一,直接推动了中国气象测候体系建设,形成了中国现代气象观测体系的初步雏形;第二,积极开拓天气预报业务和气象科学研究,制定气象业务与科学研究的规范体系,成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气象事业的业务指导中心与科学研究中心;第三,培养了一大批气象工作与科学研究的骨干,是中国近现代气象科技人才的摇篮;为中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