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训练对大鼠多器官活性氧阈值的影响及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
【6h】

不同训练对大鼠多器官活性氧阈值的影响及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自由基概述

1.2 活性氧的生成与清除

1.2.1 活性氧的生成

1.2.2 活性氧的代谢与在机体中的作用

1.3 运动、活性氧与生物学指标

1.3.1 运动与活性氧的代谢变化

1.3.2 运动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1.3.3 氧化应激的生物学指标

1.4 活性氧阈的提出

2 研究对象与实验设计

2.1 实验用大鼠与饲养

2.2 实验设计分组与训练方案

2.2.1 实验设计分组

2.2.2 训练方案

2.3 正式实验方案

2.4 实验用物品准备

3.实验方法与实验过程

3.1 实验方法

3.2 实验过程

3.2.1 游泳训练

3.2.2 正式实验

3.2.3 取材

3.3 组织匀浆与测试前准备

3.3.1 心脏、肝脏、肾脏、肺组织匀浆

3.3.2 测试前准备

3.4 指标检测

3.4.1 H2O2检测

3.4.2 MDA检测

4 实验结果

4.1 心脏H2O2、MDA结果

4.1.1 心脏H2O2浓度变化

4.1.2 心脏MDA浓度变化

4.2 肝脏H2O2、MDA结果

4.2.1 肝脏H2O2浓度变化

4.2.2 肝脏MDA浓度变化

4.3 肾脏H2O2、MDA结果

4.3.1 肾脏H2O2浓度变化

4.3.2 肾脏MDA浓度变化

4.4 肺H2O2、MDA结果

4.4.1 肺H2O2浓度变化

4.4.2 肺MDA浓度变化

5 分析与讨论

5.1 心脏、肝脏、肾脏、肺H2O2的含量

5.2 心脏、肝脏、肾脏、肺脏MDA的含量

5.3 心脏、肝脏、肾脏、肺脏H2O2、MDA动态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表明,过量的活性氧(ROS)对机体会导致氧化损伤。有人发现,在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中体内活性氧(ROS)指标存在突增阈值,且突增阈值变化与运动负荷达到一定强度有关。ROS阈值的出现是ROS的产生与消除失衡的结果。因此,探讨ROS指标及其变化规律对氧化损伤的监控有其重要的价值。
  本文作为课题研究的一部分,旨在观察心脏、肝脏、肾脏、肺脏等组织H2O2、MDA指标的变化,实证ROS阈值指标存在的客观性,以及训练是否在完成相同负荷条件时,内脏ROS阈值会出现后移的规律现象。
  方法:采用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模式,对有训练与无训练两组大鼠进行各负荷下采样对比的方法。将42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两组:E1无训练组,共18只,分为6个亚组,每组3只;E2训练组,共24只,分为8个亚组,每组3只。E1组在正式实验开始前两天进行两次水适应性游泳,每天一次,每次10分钟,E2组进行3周的游泳训练。之后两组大鼠分别进行相同递增负荷游泳的正式实验。
  E1组设6级负荷递增负重游泳运动,从无负荷开始,每间隔5分钟增加一级负荷,增加负荷量为大鼠平均体重1%。E2组设8级负荷递增负重游泳运动,从无负荷开始直至到8级,增加负荷的间隔时间与递增负荷量与E1组相同。两组大鼠在完成每一级运动负荷后,分别取其心脏、肝脏、肾脏、肺组织,处理后冷冻保存,然后按照H2O2、MDA试剂盒要求进行指标检测。
  结果:
  1、两组不同水平大鼠的心脏、肝脏、肾脏ROS指标均出现突增点。E1组大鼠各内脏器官H2O2、MDA指标第五级负荷较第四级负荷有显著差异(P<0.01),E2组大鼠个内脏器官H2O2、MDA指标第七级较第六级负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大鼠肺组织的H2O2、MDA指标没有出现突增点。
  2、两组不同水平大鼠的心脏、肝脏、肾脏ROS指标出现的时相不同,E2组大鼠ROS指标拐点出现均晚于E1组大鼠。
  结论:
  1、E1、E2组大鼠的心脏、肝脏、肾脏组织ROS阈值客观存在。
  2、E2组大鼠ROS指标阈值延迟于E1组大鼠的出现,可能是训练提高了肌肉线粒体氧化供能能力与抗氧化系统能力的缘故。
  3、两组大鼠肺组织的H2O2、MDA指标均未出现突增点,可能是肺组织的抗氧化能力相对更强,而有别于其他三个脏器的抗氧化能力,有待验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