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生活目的和手机依赖的关系机制:无聊倾向的中介效应
【6h】

大学生生活目的和手机依赖的关系机制:无聊倾向的中介效应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文献综述

1.1 手机依赖

1.2 无聊倾向

1.3 生活目的

2 问题提出

2.1问题提出

2.2研究目的

2.3研究意义

2.4研究假设

3 研究一:BPS-SF的翻译与修订

3.1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3.3统计方法

3.4研究结果

3.5本研究结论

4 研究二:大学生群体生活目的、无聊倾向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4.1研究对象

4.2研究工具

4.3统计方法

4.4研究结果

5 讨论与分析

5.1 关于大学生生活目的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5.2 关于大学生无聊倾向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5.3 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5.4 关于大学生生活目的、无聊倾向和手机依赖关系的讨论与分析

5.5 研究结果的启示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生活目的量表(PIL)

2.手机依赖问卷(MPAI)

3.无聊倾向问卷(BPS)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今社会,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功能越来越强大,抱着手机的“低头族”也越来越壮大。沉溺手机网络影响学习和生活的青少年不计其数,成年人中也有一部分人被手机束缚。为了防止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影响听课,有些高校专门设置了手机放置袋,强制学生在课堂上脱离手机。越来越多的学者跻身手机依赖问题的研究,中国知网上关于手机依赖的研究逐年增长。由此可见,对手机依赖问题的研究符合时代需求。 本研究通过测量问卷考察了大学生生活目的、手机依赖和无聊倾向之间的关系。在考察大学生无聊倾向水平时,作者翻译并修订了外国学者编订的简版无聊倾向量表(Boredom Proneness Scale-Short Form, BPS–SF),并对其进行跨文化的信效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所修订的简版无聊倾向量表(BPS-SF)对于中国大学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全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分半信度为0.68;x2/df、RMSEA、SRMR、CFI、TLI1的值分别为0.94,0.05,0.05,0.95,0.94);(2)大学生无聊倾向和手机依赖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3)大学生生活目的、手机依赖和无聊倾向之间的两两相关均显著;(4)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无聊倾向在大学生生活目的和手机依赖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